催化新质生产力 再造一个新广东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催化新质生产力 再造一个新广东

来源:南方日报
2024-01-26 13:57

原标题:催化新质生产力 再造一个新广东

新质生产力,《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连日来也成为广东两会热词。

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新质生产力则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催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在笔者看来,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型劳动者队伍、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新型生产关系,“质”即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出当代先进生产力,使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跃迁。明晰其内涵和要义,如何形成已然有了答案——向科技、人才、产业要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省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新动能培育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我省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冲击影响更直接,亟须尽快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应深化粤港澳合作,三地携手催化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创新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形成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度体系。从超算技术对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出发,省政协委员卢宇彤建议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的引才引智作用,则是看到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毋庸讳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自主创新,也需要技术引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建设。如专家指出,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吸收引进的创新,何谈现在的自立自强”,事实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垄断所有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需要在开放中合作,在相互交融中取得更大发展。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实现“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用业内人士的话说,需要“类似天才的人物”,顶尖人才稀缺是核心难题。正如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需要和产业相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多位代表委员就如何抢占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制高点各抒己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被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广东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新”的要素不断积累,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夯实筑牢“走在前列”的产业根基。(维辰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