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北窗高卧”新展亮相北京画院 看百岁画家“戴泽笔下的北京”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3-09-16 09:18

原标题:“北窗高卧”新展亮相北京画院(引题) 

看百岁画家“戴泽笔下的北京”(主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昨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戴泽艺术基金会协办的展览“北窗高卧——戴泽笔下的北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戴泽于北京因病辞世,享年101岁。遵照戴泽先生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告别仪式和追悼会,此次展览是戴泽先生去世后的第一个展览,他生前的好友、同事、学生、观众等人一早赶到北京画院美术馆,以观展的方式寄托对戴泽先生的追思。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戴泽先生的家人戴孟,他说:“此次展览爷爷生前非常重视,能够在北京画院办展,算是给齐白石先生来交作业了!”

北窗高卧

戴泽晚年创作的样子

此次展览主题“北窗高卧”源于成语,出自陶渊明《与子俨等书》,比喻人生悠闲自得,这个名字是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给选取的。“北窗高卧”是戴泽先生晚年创作的缩影,戴孟告诉记者:“戴泽先生一生的画室都非常简朴,最大就15平米,年轻时候爷爷经常出门写生,创作了很多关于北京的作品,而晚年的创作,由于腿脚的不便,往往是对窗作画,家中有一个朝西、朝北的窗户,窗外的景色成为爷爷晚年主要创作的素材。”

展览围绕“戴泽笔下的北京”展开,讲述戴泽1946年抵京至今,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地用画笔记录下的北京城市变迁。通过戴泽笔下的北京,我们可以徜徉在城市的韵味与诗意当中,共同品味每一个美好的历史瞬间。

在画评人眼中,戴泽先生的作品是纪实性的创作,“他好像日记一般记录着北京的变迁,而他的作品又是浪漫的,似梦似幻充满着美感。”

来交作业

爷爷亲自签下画展合同

此次画展是北京画院与戴泽艺术基金会共同推进,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第六十个展览项目,将以戴泽为研究对象,展出八十件艺术精品,涵盖水彩、油画、素描等艺术门类,集中展示戴泽围绕北京的创作,以地域历史文化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因为是学术研究展,此次展览筹备期较长,三年前爷爷亲自签下的画展合同与委托书,那时候他的身体还算健康。”戴孟告诉记者,其实戴泽先生生前就知道将于今年在北京画院举办画展。

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黄显之、秦宣夫、吕斯百、陈之佛等先生。1946年7月毕业,自重庆随中央大学复校至南京。后应徐悲鸿之邀北上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讲师。“1946年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那天,徐悲鸿先生带着当时国立北平艺专的老师和同学到了齐白石先生的家里,爷爷带着自己的作品给齐白石先生看,他开玩地说‘如果我像你这么年轻我就去学素描’,随后又得到了齐白石先生的点拨和教诲。”此次在北京画院办展,戴泽先生很期待,戴孟说,“因为北京画院与齐白石先生的渊源,来这办展,等于来交作业,将爷爷这一生总结交给了北京画院。”

绘画生活

把胡同儿“搬进”美术馆

本次展览涵盖戴泽创作的两个主要类型:一类是现实主义创作,以速写、油画、水彩等形式描绘身边人与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及人文关怀。第二类是关于风景与自然的创作,画面朴素,富含情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本次展览还在展厅内设置互动区域,配合一组“胡同”主题的作品,复原老北京胡同的场景,让观众与艺术家一起,沉浸式地漫步于北京街头。同时设置了“画记忆中的北京”观众体验区,观众可以在展览现场画下自己记忆中的北京,亲身参与到展览当中。展陈设计以“窗”作为引线,每个板块都以一扇窗作为起始,带领观众一起推开戴泽艺术的“窗”,顺着艺术家的视线,看向他眼中的风景。

这位百岁老人曾漫步北平的街头,曾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也曾代表中国艺术与世界对话……对于戴泽而言,绘画无疑像呼吸,是生命的养分,是勤于练习,时刻提笔的动力。他始终践行恩师徐悲鸿对他的赠语:“从来艺境是佳境,尽力耕耘善保持”。他也曾言:“绘画就是生活”,正是这份朴拙、纯真的艺术态度,以及提笔一生的精湛画技,绘就出戴泽的艺术人生。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