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剧团的团长 燕歌传唱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74岁的剧团的团长 燕歌传唱

来源:北京日报
2023-03-23 15:49

原标题:陈文增 非遗传承人、门头沟区柏峪剧团团长(引题)

燕歌传唱(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胡子傲

“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一定要将燕歌戏传承下去,不能让400多年历史的燕歌戏断在我手里。”——陈文增

京西古道之侧,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一处文化剧场内,常听见“燕歌袅袅”,这是村里的柏峪剧团正在排练燕歌戏。燕歌戏是这座京西小村独有的戏种,为传承发展燕歌戏,村里成立了柏峪剧团,74岁的陈文增是剧团的团长。

燕歌戏始于明代,随守关将士传入柏峪村,经长期演化同当地口音、民歌和小调相融合,形成柏峪村独有的燕歌戏。陈文增平时说话慢声细语,可一导戏,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有使不完的劲儿。即便是导起400多年历史的老戏,也一点儿不含糊。“每次排戏都感觉自己和古人对了一次话。”陈文增说。

去年秋天,当代小剧场一曲燕歌戏《小锦缎》引无数戏迷叫好。演出中,陈文增包揽了导演、化妆、后勤等任务,从“画大花脸”到“编排教唱”,从设备调试到场地设置,他对燕歌戏的台前幕后了如指掌;他又熟悉四弦、二胡、唢呐、鼓锣、镲等乐器,生旦净末、吹拉弹奏也样样精通,是燕歌戏的“多面手”。

陈文增回忆,小时候,柏峪村几乎人人都会唱两句燕歌戏,很多是经过正式拜师学艺、科班出身的梨园子弟。每逢佳节,村里就会为村民搭台演出燕歌戏。

陈文增的父亲是戏团主角,每晚都会参与排练。那时,陈文增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坐在一旁听戏。虽然当时年龄很小,也听不太懂其中唱词的意思,但一看到父亲扮上相,自己也好像进了戏曲的世界,燕歌戏的曲调、人物让他十分着迷。

燕歌戏之前一直有一套“规矩”——父不传子,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父亲不能将燕歌戏传给他,陈文增只能自学。白天上山练功,晚上去戏团听戏,一有演出就跑去后台学习,看前辈们为演员如何化妆,看各类乐器如何弹奏,看演员如何表演,再回家反复练习、揣摩,通过长时间积累和刻苦钻研,陈文增慢慢熬成了燕歌戏的行家。

后来,燕歌戏演出曾一度中断。会唱的人逐渐老去,年轻人不了解、不感兴趣,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为了让燕歌戏“活”下去,1996年,村里的老艺人们整理了一批燕歌戏剧本。2003年由区社团办批准,全村参与者均出资赞助,注册成立“柏峪社员剧团”,此后,区里还出资为剧团购买戏装和道具。2007年6月,燕歌戏被正式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文增和老师傅们还向村委会提出建议,将原来剧团自愿自助的形式,改成“社团管理,集体经营,适当补偿”的模式。剧团还主动邀请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辅导村民,让村戏不断融合发展,参演人员也扩大到现在的50多人。

如今,柏峪村专门为燕歌戏修建了文化剧场,这也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村级专业文化剧场。村民们排练、演出有了专门的场地以及专业的音响、灯光。目前,剧团能完整演绎燕歌戏15出,该剧场已成功演出燕歌戏、山梆子戏等百余场,观众总计超过万人,近年来经常被邀请参加市、区文化艺术活动。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剧目的集中排练期。今年夏天戏曲节,柏峪剧团将有15场以上的演出。虽然演员们都已经唱过很多遍,但陈文增还是会带着大家重温剧目,保证最佳演出质量。九腔十八调,吹拉弹唱打……在陈文增的指导下,剧团演员们的戏腔时而高亢清亮,时而绵转低徊。

但陈文增还有自己的忧虑。“剧团里大部分演员都已五六十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柏峪燕歌戏,更期待燕歌戏有一天能唱进校园。”陈文增说。虽然传承燕歌戏困难重重,但陈文增依然信心满满,“在有生之年,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一定要将燕歌戏传承下去,不能让400多年历史的燕歌戏断在我手里。”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