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奋斗在路上之大国工匠 | 王树军:根治“洋设备”顽疾的“土专家”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这十年·奋斗在路上之大国工匠 | 王树军:根治“洋设备”顽疾的“土专家”

来源:中工网
2022-09-27 10:29

“一名合格一线维修工人,不单单要维修好设备,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一名好工匠、好劳模……”9月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以“匠心逐梦、强国有我”为主题的首届“大国工匠”论坛上,王树军分享了自己从维修工人到大国工匠、全国劳模、最美职工的成长历程。

作为潍柴动力一号工厂负责设备维护管理的机修钳工、首席技师,王树军敢于向外国技术发起挑战,通过苦心钻研和技术革新,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令外国专家侧目的“中国不可能”,通过改造“洋设备”的原始设计,储备所有部件,根治设备顽疾。王树军说:“现在工作台里所有部件都做了储备,已经有了经验,也就不再担心‘洋设备’出故障了。”

微信图片_20220927102826

打破“洋设备”垄断 根治设备顽疾

“2012年下半年,一台德国制造的加工中心数控转台锁紧严重漏油,这个转台定位精度是千分之一度,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料,厂家的中国服务工程师也处理不了。常规处理是整套拆下来发回德国厂家去。海运,一个来回估计不低于三个月。停机时间也等不起,只能靠自己。”王树军说,加工中心的很多精密部件,是所有生产厂家的核心技术,这些部位的维修手段与措施,厂家是严格保密的,既不提供相关资料,也不做任何有关的培训。

怎么办?王树军很担心拆解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引起精密零件的损坏,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技术上的压力还没有解决,舆论的压力也向他袭来,当时,不少人说,“花钱修就花钱呗,又不是花你王树军的钱,你瞎操什么心?”还有人抱着疑问,觉得王树军是瞎能,德国的技术,你一个车间维修工,不可能弄明白咋回事。

一时间,王树军焦虑难安,上火嘴里起血泡,喝水都疼。面对压力,王树军迎难而上。“我就不认这个理,实际情况在那摆着:第一,这些事早晚是我们自己的,不可能全指望国外厂家,毕竟这类设备太多,所以自己必须弄明白。第二,自己的事自己都办不了,每次都发厂家让别人来干,咱丢不起那人。没有一点精气神,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闯,那什么事也干不了。”王树军说,不管如何,就是这些原因,也得把活揽下来。

活揽下来容易,真正解决起来可谓难上加难。王树军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谨小慎微,一步步来解决这个技术难关。他根据转台外露零件的位置,自己先绘制理论上行得通的传动示意图,初步制定拆检思路。可真正到了动手修理时,光拆就拆了三天。

这期间,王树军也想过放弃,“尤其是你面对一个可以转动的零件,长时间的研究也不知怎么拆卸时,那种莫名的焦躁会让你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王树军说。

但所幸的是,王树军在关键时刻沉下心来,暗暗地告诫自己,不能放弃,不能怂。接下来,在拆卸的过程中,能用人工拆卸的零件,就不用吊装工具,这样即使步骤错误,也不会造成较大损失。对于拆下的每一个零件,仔细做好标示,拆一点用相机拍一点,记录下来,然后再分析,分析与相关零件的关系,及时修整拆检思路。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最后,终于成功发现故障点并顺利修复。“这次维修,开创了数控转台摆脱厂商垄断维修的新局面,自己也着实自豪了一把,更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增强了信心和动力。”事后,王树军长长出口气,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动。

20天让“洋设备”恢复正常生产

2017年12月,集团新产品公司一台国外某公司龙门五轴加工中心出现C轴滑环箱故障,这是个10多米高的庞然大物,仅故障部件Z轴部分就有10吨重,没有完备的资料及可借鉴的经验,联系厂家,答复可以现场维修,周期一个月,维修人工费130万元,备件费用另计。然而,这台设备加工试制的新产品机器,停产一小时就有近万元的损失。外委维修周期长、费用高,公司也没有这个故障的维修经验,集团制造部建议让王树军试试。

“对于这样的任务,我是非常乐意接受的。维修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尤其是在这个装备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得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其次,也只有潍柴才能提供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让我放心大胆地去拆装、去研究价值几千万元的高端设备,而且容忍我们的失误。”王树军说。

头三天,除了拆下设备防护及外围设备外,大部分的时间,王树军都是对照随机资料,结合设备实物与工作经验,制定总体的维修方案,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思路清晰了,方案正确了,就完成了50%的工作。“这三天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三天,故障部位的模拟结构就如影像般一遍遍回放,只要与日后拆出的实物相符,我就能清楚设备厂商的设计思路,达到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目的,实际的情况同样也验证了我的思路。”王树军这次胸有成竹。

经过仔细寻找、测算,该故障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将重达2吨的芯轴回装到与它只有0.01mm间隙的10吨的Z轴部件里,还要保证原有的各类精度合格。对于这个问题,王树军创新性地采用了“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配合专门制作的专用工具,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

整个维修过程历时20天,2017年12月24日,设备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在之后的2个月里,王树军没有满足,他利用业余时间将此次经历编写成维修案例,用于指导日后该部位的维修工作。目前,这种跨区域合作的维修模式在潍柴已经成为常态化,通过各部门间的合作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联合创新的目的。

带徒授艺,让更多的一线职工独木成林

十年间,王树军除带领团队持续进行技术攻关外,2013年,潍柴为王树军命名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这一平台,近五年来,开展的创新成果已达到144项,改造、制造柔性设备线5条、自动化设备109台套,以职工命名创新项目65项,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30多项,累计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2207.12万元,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62亿元。王树军主持改造的WP10发动机四气门生产线和H系列发动机生产线,为中国大功率内燃机升级换代、迈向高端作出了突出贡献。

身为有着丰富维修和自动化改造项目经验的老师傅,王树军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倾囊相授,在首席技师大讲堂和潍柴网上学习平台每年授课达240课时,培养的学员们个个成为装备管理、维保工作的骨干力量。

除了开展以技师讲堂为主的教、授立体式培训,他还在车间建立了技术成果交流推广机制,每月两次开展以典型故障、维修案例为题材的头脑风暴活动。他的徒弟中,有七人获得技师资格证书,五人获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18年,王树军两个徒弟分别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自动化大赛二等奖。

正是这份付出和努力,近十年来,王树军被评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最美职工”,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行业大工匠”“齐鲁工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机械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省管企业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等荣誉称号。(葛红普 郭丽娟)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