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国工匠论坛上的各方观点 - 工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首届大国工匠论坛上的各方观点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9-03 07:38

原标题:各方观点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

好工匠是育出来的。近年来,湖南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着力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省委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举措》,全省工会与发改、教育、工信、财政、人社等部门密切配合,1200余家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培养,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立项数居全国第五,成为全国7个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之一。到2021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 532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 152.5 万人,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初具规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二级巡视员张达:

高技能人才和工匠人才的培养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和工会一同创造良好环境,特别是要制定更好的政策做到吸引人、培养人、选拔人。

“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

当好工人、争做工匠,就要执着专注,始终如一;就要勤于钻研,掌握技术;就要勇于拼搏,舍得吃苦;就要乐于奉献,德技双馨。我之所以能在焊工岗位上有所作为,能够为社会作些贡献,一方面是始终不改“做事情做到极致,做工人就要做到最好”的初心与信念,始终以工匠精神来做好一名焊工。更重要的是,时代给了我们展示技艺的舞台。

全国劳模包起帆:

从工人到工匠,持续不断的学习成了我岗位创新的源泉。要走通从工人到工匠的成材之路,关键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永葆工匠的青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

制造业的人才队伍可以分为科学家、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传统认为科学家提出问题和思路,工程师画出蓝图,但真正让蓝图变为现实的,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技术工人。所以,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技能型人才都是同等重要的。

南开大学教授王星:

应大力激励企业在工匠精神营造中的参与性,支持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能够“静下心”,投入建设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体系,逐步养成核心竞争优势;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金融支持,打通工匠精神落地应用的最终环节。应建设技能包容型社会,强化技能证书的社会公信力和劳动力质量信号力的建设,通过制度革新平衡“学历文凭”与“技能证书”在社会地位获得上的效力。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向文波:

帮助员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是每一位企业家的梦想和使命,为新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大国工匠应该是每一位企业家的追求。培养技术工人需要企业的“工匠情怀”,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工人薪酬体系,让技术工人的价值得到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