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固氮成氨”让他走向高峰
在中国化学史上,“卢嘉锡-蔡启瑞模型”是催化学研究达到的一个高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蔡启瑞与唐敖庆、卢嘉锡联袂参加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方略,后来蔡启瑞与卢嘉锡分别在厦门和福州,从略微不同的角度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最初并称为“厦门模型”与“福州模型”,后被化学界称为“卢嘉锡-蔡启瑞模型”。
当人们谈起这一成果时,蔡启瑞总是先讲卢先生,对自己却轻描淡写;而卢嘉锡也都是说蔡先生做得比我好。他们淡泊名利、相互尊重的高尚风格,在化学界传为美谈。
1980年,蔡启瑞还进行了酶催化和非酶催化固氮合成氨的关联研究。他和他的同事及学生通过现场激光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联合应用,得到了氨合成反应以缔合式机理为主要反应途径的新论据,并为采用现场激光拉曼光谱研究化学吸附与催化机理在国际上提供了第一个成功的例子。1987年,该成果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三等奖。
一生最爱实验室
蔡启瑞的助手曾说,先生90多岁时还在牵头组织一些科研课题。几乎每周,学院的师生都能看到蔡启瑞拄着拐杖到实验室的身影。
蔡启瑞的长媳、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陈笃慧深情回忆道:“他曾经很认真地对我说: 其实,我这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敬贤的灯光”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流传已久的典故。蔡启瑞生前长期居住在厦大敬贤宿舍区,而直到深夜他书房里的灯光依旧亮着。
1982年,过度劳累的蔡启瑞起床时突然昏倒,后经抢救才转危为安。而就在这次昏倒前一天,他依旧工作到深夜两点。即便在康复期间,他依然利用报纸的空白,勾画固氮反应的机理图。
蔡启瑞的学生吴新涛院士回忆道,蔡先生曾向他嘱咐道,选拔学生要选对化学热爱的人。在他眼中,老师的一生诠释了对化学的爱。
在追悼会灵堂正中,挂着一副蔡启瑞的彩照,他静静坐着,带着微笑,膝盖上还摊着一本书。(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