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四川自贡盐井最后的天车辊工:血盆抓饭 后继恐无人(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23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自贡最后的5名辊工。

  辊工作业四件套:布鞋、帽子、安全绳、长斧头。

  “天车高、天车长,我家住在天车旁……”因盐而兴的自贡市,曾经在盐业生产最鼎盛时期,有数以万计的盐井天车。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采汲卤工艺已退出历史舞台,有自贡城市名片之称的“盐井天车”也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目前,自贡仅存天车 19座,而被誉为天车“保护神”的辊工,全市仅剩5人。这些最后的辊工,在维护天车之路上坚守了数十年,随着他们的即将退休,没有新的手艺人加入辊工行列,自贡“天车”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20多米的天车顶端作业。

  天车消失

  自贡的记忆渐渐稀少

  天车被誉为自贡盐场奇观之一,是将若干杉木连结,以竹篾绳捆扎成巨大的支架,竖于井口,用于采卤、淘井、治井。天车井架十分壮观,是盐都自贡特有的、不可多得的文物,堪称自贡城市名片。

  今年53岁的龙树田是土生土长的自贡人,他是一名辊工。从十六七岁的小伙到如今头发花白,他将青春献给了天车。

  龙树田怎么也没想到,孩提时代就接触的天车到如今会成为“稀罕物”,“那个时候天车真是多如麻筛,自贡就是一座遍地盐井的城市。”

  时代的进步,盐业的衰退,工艺的革新……如今,自贡仅存19座天车,分布于自流井区6座,贡井区7座,大安区6座,多地处郊野,长期经受风雨侵蚀。

  据了解,几年前,自贡曾对全市范围内的天车进行摸底调查,明确了天车的建造年代、高度、现状、管理使用单位等。市政府还曾下发过《关于加强我市天车保护的意见》,明确规定自贡市现有天车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由产权或使用单位负责维护、保养,明确规定天车不论属于哪个单位或个人,一律不得拆除。

  金雁是四川久大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低压天然气分公司辊工组的安全管理负责人,12年的辊工管理经历让他深感无力,“天车保护意见几乎没起作用,维护需要政府关注和投入,否则太难了,再过些年,自贡人的记忆恐怕也要消失了。”

  高危职业

  全市上下仅有5辊工

  “辊工”与“天车”相生相伴,天车架设、维修都是辊工一手一脚捆出来的。作为天车的保护神,辊工无可厚非地成了自贡的“活化石”。

  从12年前接手辊工组的安全管理,金雁眼看着全市的辊工从14人减少到现在的5人,最年轻的已40多岁,老龄化趋势严重,“自贡最多时辊工都有上千个,还不包括地面上的许多杂工。”

  龙树田是“辊工5人组”的组长,这份常人看来是高危特殊的职业,在5人组心里有不可替代的重量——“天车是盐之母、辊工是盐之父”。

  龙树田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时,自贡的辊工还超过100人。“工作危险待遇低,根本就没得人愿意干。我们离不了,也是因为干了30多年,守着天车早就习惯了。”

  曹志光虽已53岁,周正的脸型轮廓仍能看出当年的帅气,“年轻时长得帅着呢,但别人听说我是爬天车的,讨老婆都不好讨,最后是八方托媒人才落实了婚事。”

  2014年底,“辊工5人组”加入了两个新人,让大家高兴了好一阵。龙树田和陈文权分别带了大半年后,没想到意外出现了。一人因为一次安装楔子把手砍伤了,再不适合做辊工;另一人因为觉得这份工作实在太危险而选择了离开。

  于是,去年下半年,他们又继续变回“辊工5人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