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好专家”王辉:40余年痴迷育种做麦田的守望者
//www.workercn.cn2016-04-07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辉出生在关中平原,是个地道的关中汉子。从小亲身经历了关中平原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粮食吃、老百姓饿肚皮的景象,他发誓要实现“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的美好愿望。他在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中填上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

  1991年,他育出了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2015年育出了第一个小麦国审品种,这为他继续拓展良种事业版图做好了铺垫。2004年,大学推广新模式的出台。他的小麦品种也一跃而成为河南省第三大小麦种植品种,实际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四千万亩,覆盖陕西关中、河南、皖北、苏北、鲁西南等黄淮麦区,王辉的小麦育种事业新版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王辉坚持认为要想出良种,常规育种这条路必须一直走下去,而人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条件。长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事情,满身的泥土,在别人眼里看来,王辉和一个农民没什么两样,但在王辉的心中,每年从小麦入地到收获,都孕育着希望,那就是通过团队的不断努力,培育出比“西农979”适应性更好、产量更高的新品种,亩产能够达到800公斤,实现小麦育种新的突破。

  对于小麦育种事业,他除了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给年轻人,还时常用百岁专家庄巧生育种的案例勉励自己:“百岁老人、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先生坐着轮椅还要去试验田呢,我才70出头,一步步干吧。” (据中国文明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