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郭进考: 41年麦田淘“金”(图)
//www.workercn.cn2014-11-20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是好农民,不配叫专家”

  “不是好农民,不配叫专家。”郭进考常把这话挂嘴边。

  “要当一名好的育种家,基础理论是必须的,但并非有了理论知识就能育出好品种。”郭进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搞育种思路决定出路,实干决定效果,我看一个人算不算育种家,先看他干的农活漂亮不漂亮。要是连田垄都整不好,种子都播不匀,那即便是再好的想法,也得不到科学的数据。你想想看,麦子种都没种好,品种的特性不可能有效表达,那他积累下来的研究数据就没有任何价值。”

  郭进考是首席小麦育种专家,但他却经常向农民拜师学艺。

  “生产队队长该有的一身本事,我全都得学精学透。”郭进考说,“农民有很多好经验,只是他们大多不善总结归纳,难以形成种植模式和系统理论。作为一名研究小麦的科技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把农民们的好经验变成能写进书本的知识。”

  小麦育种是一项技术要求精细严谨的复杂工程。一个优良品种,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经几代筛选,到审定推广,有时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麦子从种到收,不下50个环节。从秸秆粉碎到旋地耕地,从查探底墒到播撒化肥,许多重要实验工序,郭进考都亲自完成。“化肥撒不匀,好品种也难出好产量,材料的优势不能展现出来,有可能就会漏掉有可能成为优秀品种的好材料。”实验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郭进考也像在地里“扎了根”,不敢有片刻大意。因为:“一旦气温骤降,不及时采取措施,两个小时样本就可能被冻死。”

  郭进考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本书,他常拿出来翻翻:《细节决定成败》。

  从上千个原始材料确定亲本,再从上百万株的后代中寻找那粒符合要求的种子,育种之难可谓大海捞针。

  做杂交是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每年要做上百个组合,要选3000株母本并在每一株母本上选留20个粒,再为每一个粒去掉3个小如米粒的雄蕊。在必须去掉的18万个雄蕊中,如果有1个雄蕊未能去掉,就有可能丢掉成功的机会。接下来,再搜集己选定的6000多株父本上的花粉,拿来为去雄的麦穗授粉。为防止串粉,每一株受粉麦穗都需要被精心包裹起来。

  听上去就让人头痛不已的繁杂实验程序,是郭进考工作中的规定动作。头顶烈日,单膝跪地,去雄、授粉。每年“五一”前后是小麦杂交的时节,郭进考都是这样埋头田间。而温室中进行的杂交实验,则全年无休。

  鞋头挂着土,裤脚别在袜筒里也浑然不觉,头发显然是用手代替梳子往后抹了几把了事。站在布置得体的办公室里,郭进考的“日常造型”有些不太搭调。但这身打扮,不管走到哪个地头上,都能帮他和正忙着活计的麦农迅速打成一片。

  郭进考能当农民,还能当好农民,这让他这位全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有着与麦农相通的思维方式,也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

  “服务,来源于生产的需要,只有了解生产存在的问题,才能把握育种方向。”作为首先是一名“好农民”的专家郭进考,了解农民需要什么。

  每年,郭进考都要多次赶赴我省不同麦区考察,这位大专家给麦农开出的,往往是“土药方”和小窍门。

  郭进考喜欢以农民的方式亲近麦田,麦田也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对话郭进考,向他展示实验室里无法窥探的秘密。

  “当官?可别耽误我干活”

  勤学苦干、细致严谨。全身心投入到小麦育种科研中的郭进考,很快小有成就、脱颖而出。

  有领导主动找郭进考谈话。“老郭,所里缺个带头人,你来当所长如何?”

  郭进考想想说:“还是算了。当了所长,手里的活哪儿还有时间干?我不适合。”

  这是1990年,郭进考培育多年的“冀麦26”正值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河北省一直没有自己的小麦当家品种,“冀麦26”能否成为打出“冀”字招牌的“第一炮”?

  “冀麦26号”快出圃的时候,遭遇雷雨天气。电闪雷鸣间,地里的人都慌慌张张往家跑。郭进考却和课题组同事如癫似狂般往地里钻。天上雷电不时炸响,豆大雨滴劈头而至,资源圃中千余种小麦材料在狂风中飘摇,“泰山号”倒了,“津丰号”趴下了,越来越多的品种匍匐在地……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紧了田中的“冀麦26”。

  不负众望,“冀麦26”虽经风雨,挺立未倒。

  “冀麦26”的横空出世,让业界为之一震。当时普通小麦亩产常在两三百斤左右,而“冀麦26”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到700多斤,产量较普通品种高出一倍多。短时间内,这个高产优势突出的新品种就创下三项全省第一:推广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增产效益最高。

  1991年,“冀麦26”将中专生起步的郭进考推上国家科技奖的领奖台。

  能在市级科研院所摘得国家大奖的并不多见,郭进考因此成为农科所上下公认的“科研尖子”。此时,领导又一次找上门来。

  “老郭,这所长,还是你来当。”

  “当官?可别耽误我干活,能保证不?”

  郭进考没直接回绝,但反将了一军。答复出乎郭进考意料,领导许诺除个别必要事务外,郭进考仍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

  1992年,被“赶上架”的专家郭进考,戴上了所长“官帽”。

  郭进考虽非天生的管理行家,但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对当时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认识。

  “一些科室人员配备并不合理,组织分配给什么任务,科技人员就做什么工作,个别业务尖子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积极性主动性都无从谈起。”郭进考用惯有的科技思维来考量管理制度。

  “要变。”不愿意因为当官耽误科研的郭进考,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破陈规旧制,让每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目标都“不被耽误”。

  “我推行了自由组合制,变分配任务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员竞争上岗,实施目标考核。”郭进考觉着,科研工作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调动”出来的。

  新政出台,四平八稳的农科院迅速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一些并不被人信服的部门领导在竞选中落马,一些与市场脱节的课题被中断取消。能力突出、对科研方向把握准确的人才走上台前,成为团队带头人。“这种重新组合,解决了科技人员的思想问题,也解决了科技人员之间的关系纽带问题。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放开手脚去干事。”

  通过“自由组合”,郭进考也搭建起了自己的小麦育种团队。“搞科研,单枪匹马干不成大事。团队是否优秀,关系科研工作成败。”郭进考的“调动”法则也应用于自己的团队之中,“不仅要给年轻人机会,更要给他们公平合理的利益回报,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每年年度计划确定前,郭进考都要组织团队全体成员进行讨论。实验怎么安排,田间如何管理,每个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任务的确定,一定是在漫长争论后达成的共识。”

  一直到退居二线,郭进考的“院长”官帽连续戴了20年。如今,郭进考等16人组成的育种团队中,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就有7名。

  自称不会当官的郭进考,反倒成了科技人员心中的“好官”。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