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湖北援疆教师尹才华的选择:44岁举家落户兵团
//www.workercn.cn2017-09-1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放弃湖北潜江的工作和生活,调到边境88团工作,究竟是不是你的初心?慎重考虑了吗?”

  “这是我内心的选择!”

  挂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党委组织部电话,意味着五师将向湖北潜江发出一纸调令,尹才华心里兴奋又纠结,从富饶的鱼米之乡到偏远的边境团场,家人会支持吗?

  2015年7月,尹才华结束3年半的援疆教师生涯,返回湖北潜江市园林一中,“回家了,按理说应该心安了,但我发现,在家和援疆地的选择中,内心的天平竟不自觉地倾斜了。”他更加想念3820公里外的88团。

  第五师88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三面环山,世居汉、蒙古、哈萨克、回、维吾尔等9个民族。团部所在地人口甚至比不上内地的一个普通小镇,但当地人的热情、朴实令尹才华难以忘怀。

  他忘不了那次临危受命。按照最初计划,他已经在团场待了一个学期。

  临走时,校长张家保找到他,眼里满是焦急和期盼:“中学部只有两个语文老师实在排不开,你能不能留下继续援疆?”对老校长来说,每年新学期开学前最愁听到“我要调走”的话。于是他留下了,又是三年。

  他舍不得可爱的孩子们。那个阴天,他终于该回家了,尹才华在团部机关楼前的小广场候车,20多个学生陆续涌上来,学生一个个难过地哭了,他内心也怅然若失。

  他听说了许多兵团故事。88团是名副其实的红军团,前身部队是跟随王震将军凯歌进疆的“三五九旅”,自1960年建团以来,团场职工就肩负着劳武结合的屯垦戍边使命,承担33公里边境线的管控和防卫,一代代驻扎在中哈边境线的最前沿,坚守寂寞,戍边守防。接触时间长了,尹才华的愿望愈加迫切,“兵团人守在这里,就是一种奉献,他们的子女理应得到更好的教育,我有责任留下来!”

  初到兵团,尹才华就要求加入民兵集训,从未接触过军事训练的他紧张得同手同脚、左右不分,笨拙的姿态让他羞愧。他暗地里加强训练,“穿上军装,我圆了军人梦!”

  太多的记忆在脑海里盘旋,这些经历能说服尹才华留在兵团,但能同样打动家人吗?尹才华心里没底。

  次日晚,他才鼓足勇气向妻子刘尚姣坦白:“我想调到88团,你什么意见?”

  “44岁,你我已不再年轻,你甘愿舍弃这里的一切?”刘尚姣环顾四周,伤感涌上心头。

  尹才华心里酸酸的,这个曾经的农村少年,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乡镇中学来到潜江市园林一中执教,还在宅基地上盖起了一栋三层小楼,妻儿、父母过得其乐融融。

  一个小时的极力游说之后,妻子同意跟他走。“我去看看,究竟有没有你说得那么好!”

  尹才华成为通过援疆调入新疆工作的湖北第一人、兵团第一人。

  “我的前半生是湖北人,后半生是兵团人。”尹才华说。

  再次回到熟悉的88团中学,尹才华让所有人惊喜又讶异。老师们都佩服尹老师的勇气,“放弃湖北的好条件,留在偏远的边境团场,这绝对是一种奉献精神!”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