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湖北教师尹才华:从援疆到举家留疆
//www.workercn.cn2017-09-11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从湖北潜江到位于中哈边境的新疆温泉县,要穿越大半个中国,坐火车得3天时间。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一中语文老师尹才华,曾连续两次援疆。2015年,他决定举家落户新疆,将家安在了遥远的地方。

  “我喜爱这里,离不开这里可爱的学生、融洽的集体。”尹才华说。

  2012年,41岁的尹才华,被选派为潜江市援疆教师,第一次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8团学校任教,学校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中哈边境。

  “团场城很小、条件落后、气候严酷。”尹才华回忆。

  88团学校是九年制义务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中,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三分之一。因师资有限,学生的语文尤其是古代文学理解能力差,优秀的语文老师很是稀缺。

  刚到边疆,尹才华便承担起初三语文教学工作,他将文言文通过讲故事加课堂表演方式与学生互动,学生理解文章后,再逐字逐句解答疑惑。他还经常给老师开教研讲座。2012年,88团学校语文中考成绩从以往第五师十余所中学的倒数排到了前5。

  半年援疆就要结束,校长张家保舍不得尹才华走,尹才华自己也舍不得离开。两人商量后,专门给潜江市打报告,希望再干3年。

  最终,相关部门同意尹才华二度援疆的请求。

  尹才华说:“团场职工都是农牧民,居住在偏远山区,既要从事生产,又要履行屯垦戍边职责,没有条件管孩子,我有责任帮助他们。”

  校长介绍,第二次援疆的尹才华在培养教师的“青蓝工程”中,主动担负起培养指导两名年轻教师的担子,如今,两位“徒弟”已成为教学骨干。2014年以来,学校语文中考成绩在第五师稳居第二。

  2015年7月,第二次援疆即将结束时,尹才华做出选择:辞去湖北的工作,落户88团。

  “2012年在新疆的第一个冬天,因为对严冬准备不足,我半夜在宿舍冻得发抖时,张校长送来厚厚的棉被;学校同事经常请我到家里吃饭,待我如同亲人;2015年,毕业生听说我援疆结束要回湖北,都来看我……”尹才华说,虽然艰苦、但充满温情的援疆日子让他感动、难忘。

  尹才华在老家的父母年逾古稀,儿子即将升高中,他清楚地知道,留下意味着什么。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刘尚姣。刘尚姣毫无思想准备,但经不住丈夫一次次做思想工作,最终同意一起迁往新疆。通过湖北援疆指挥部和88团对接后,刘尚娇成为88团学校一名校工。

  “只要家人在一起,家在哪儿并不重要。”刘尚娇认为。

  2015年9月,尹才华留疆申请获批。作为兵团的“新兵”,教学之余,尹才华还积极投身到民兵日常训练、义务植树、支农等工作中,还主动与哈萨克族学生得尼拜尔家结对子、认亲戚,为促进民族团结尽心尽力。

  得尼拜尔说,尹老师和蔼可亲,常到大山深处的牧民家中走访,全家都很喜欢这位湖北老师。

  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内地19个对口援疆省市在新疆不仅帮助新建、扩建了多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还通过传帮带培养了许多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当地教育品质。

  “我会在88团学校干到退休。”尹才华表示,在新疆5年,更能理解“家国情怀”4个字,“没有驻守边疆的各族群众,就没有江汉平原的富饶。”(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华社记者杜刚刘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