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陈冬:儿子让我给小伙伴摘星星(图)
//www.workercn.cn2016-12-08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神十一航天员飞天归来 畅谈太空幕后故事—— 
陈冬:儿子让我给小伙伴摘星星 

12月7日,航天员陈冬(右)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摄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7日上午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接受媒体采访。面对记者,他们讲述了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景海鹏:一次真正的享受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常好。”

  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景海鹏说,他用余光看到陈冬正专注于应付失重,为了给陈冬释压,他就问出了那句全国人民都听到的“爽不爽”。

  陈冬:自创翻跟头姿势

  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了。第一天太空漂移、第一次种菜、第一次养蚕宝宝、第一次在太空中看祖国壮丽山河、看日出日落……

  “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移动就不再依赖束缚器了。“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比如翻跟头、转圈等。”

  任务期间,陈冬5岁的双胞胎儿子曾与他视频通话一次。“我在上面给他们表演翻跟头,他们在下面高兴得不得了。”陈冬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说想要星星。一时答应下来,回到地面才知道,两个儿子已经在幼儿园承诺给这个小朋友5颗、那个小朋友3颗,给老师月亮。“当时我就发愁了。”陈冬说,“幸好后来想到我这次在太空拍了很多星星的照片,特别亮,可以把这些照片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花絮

  一个爱喝醋,一个好零食

  “红烩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不仅能吃饱、能吃好,还能点菜。”

  景海鹏说,五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

  考虑到景海鹏是山西人,营养专家这次还特意为他带了醋。景海鹏笑着说:“都说山西人喜欢吃醋,错了,是喜欢喝醋。”

  比景海鹏小一轮的陈冬,更偏向于“太空零食”。麻辣花生、蟹黄蚕豆、巧克力等,都是陈冬喜欢吃的。“因为这些东西是在我们工作之余,随手都可以拿来吃的,你丢给我一颗,我扔给你一粒,嘴一张就可以吃到了。”陈冬说。

  新华社记者 李国利 陈曦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揭秘

  “神秘”42所:用青春和生命托起大国长剑

  这是一个研究“燃烧”的机构、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群体、这里锻造出一个个“燃烧”的奇迹——在地处鄂西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几代研究人员默默坚守,艰难攻关,以一次次壮丽的燃烧,书写出爱国奉献的传奇。

  追赶超越

  为火箭腾飞提供更大能量

  2016年11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成功完成“一箭五星”飞行试验任务。

  这种有着“太空出租车”之称的快速机动火箭,所用的推进剂就由42所研制。研究所党委书记柴玉萍说,由于采用固体推进,长征十一号首次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全箭整体储存、星箭快速对接、高效快速发射”等技术突破,这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发射需求方面有重要意义。

  专门研究固体发动机燃料的42所科研人员,是许多壮丽发射的幕后英雄。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业都罕为人知。在他们的不息努力下,我国固体推进剂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前沿水平。

  “推进剂是决定火箭和导弹飞行能力的基础。”研究所所长张小平说,目前,我国航天用固体运载火箭,以及火箭军和陆、海、空军部队所使用的国产固体推进导弹,多数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都出自四院42所科研人员之手。

  此外,神舟飞船逃逸塔所用燃料,飞船、天宫和“飞天”舱外航天服上的各种密封件,都由该研究所研制。研究所系统产品开发中心主任邓康清说,长征五号发射前会排放低温氢气,如不能及时排除则可能影响发射安全。正是他们研制出的消氢发动机,解决了这一难题,安全护航火箭成功发射。

  自主创新

  从星星之火到壮丽腾飞

  这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艰难攻关。

  固体推进剂,被称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当时只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固体推进剂,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回望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次攻关,81岁的韦启嵩至今难忘:“研究人员听说有一种材料是液态橡胶,就到专业的化学研究单位去请教,结果对方说这完全是‘奇谈’!”

  千百次摸索和试验,千百次跨越难以想象的困难……1958年7月,一根铅笔大小的固体药条在国防部五院的一次大会上被点燃。就是那一簇小小的火苗,照亮了中国固体推进剂的突破之路。

  这一点星星之火,经过研究人员10余年艰苦培育,最终在1970年变成了推动民族腾飞的熊熊火炬。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时,火箭第三级首次使用了我国第一种固体推进剂,成功将卫星送到了太空。中国从此迈入世界上少数掌握固体推进剂技术的国家之列。

  “迈入固体推进技术前沿的‘无人区’,接下来的突破会变得更难。”张小平说,着眼未来,四院42所下一代固体推进的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更新一代推进技术的预研也已展开。

  牺牲奉献

  用青春和生命壮丽燃烧

  8:34:53。扭曲的表盘上,三根清晰的指针印,永远凝固下那个壮烈的时刻。

  1979年7月11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响彻鄂西北的郭峪山沟,正在厂房进行混合的高能药剂突然发生爆炸。两位女研究人员戴学华、杜品芳当场牺牲。

  “在爆炸的废墟里,我们找到了烈士的遗物,一个‘上海牌’手表的表盘。”79岁的张金华回忆。强大的爆炸冲击波,竟然把三根指针嵌入了表盘。

  “固体推进剂研究的对象,几乎全部是敏感高爆和剧毒化学品,非常容易燃烧爆炸。”已退休的老所长侯林法说,“但这是国家安全需要,再危险我们也要干。”

  上世纪80年代末,42所启动高能推进剂项目。面对极为敏感易爆,且爆炸力极强的新型材料,时任副所长的侯林法带头成立“敢死队”,投入这一高风险的研究。“拿个装材料瓶子,要有一个人在前面专门开路。”52岁的特级技师张玉亭说,“只要有一点滴到地上,就会引起强烈爆炸。”

  “那时,每次试验前我们都会互相开玩笑,问‘细粮吃了没有?’”80岁的陈荣定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生活条件艰苦,科研人员多数时候还在吃粗粮。“大家会开这样的玩笑,意思是每次试验前都要把细粮吃掉,‘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听到“敢死队”的称谓,听到老科研人员讲起这样的“传统”,怎能不让人动容?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面对国家安全需要,42所一代代科研人员选择了面对危险和困难,义无反顾。

  当我们翘首仰望一枚枚直刺云天的大国利剑,我们同样应该记住,这些以燃烧的激情托举起它们的无数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应该记住,42所这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和被尘封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徐壮志 熊金超 袁志国(据新华社武汉12月7日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