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农民工父亲写“最感人作文”:赚不到钱也要回家(图)
//www.workercn.cn2015-11-10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C 一天干16个小时,吃住在工地

  “就在那一年,我踏上了打工的道路。我先跟着一个师傅学手艺。我没学几个月,钢筋图纸、工程算量基本都学会了,当时工资很低,一天只有五块钱。”高华兵写着,开始回忆最初打工的日子。

  1995年4月,高华兵辞去了钢筋工的工作,跟着他的几个亲戚坐火车前往长春,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三个人买了站票,在火车的过道里整整站了两天两夜。一下火车,长春下着鹅毛大雪。高华兵和其他几十个农民工跟着工头坐上了大巴,几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干活的地方,这是吉林省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工地上当时住的是工棚,工头让我们到工棚里找地方自己搭床。当时外面下着雪,棚里还漏着雨,大人们到处找草垫,垫在竹夹板上。我们两人一组,一人出一铺一盖,被子都是自己出门时从家带的。我们铺好了床,工头就叫我们去吃饭。我拿了两个馒头,一碗米汤,一个人蹲在角落里忍不住眼泪流出来,晚上睡觉还认为在火车上晃来晃去的。”“过了几天天晴了,气温回升了,我们开始干活。我刚上东北什么都不会,只有当小工,塞沙、和灰。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直到下午七八点钟下班。我们是‘吃三睡五干十六’。我那时还小,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我想路是我自己选择的,再苦再累也要走下去。”

  为了赚钱,高华兵开始拼命干活,那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工地的活接起来没完,2001年一年他就干了200多个工。做了6年农民工后,他回家成亲,1年后,有了自己第一个女儿,他干活的动力更强了。为了赚钱养家,几个月后,高华兵抛下老婆孩子来到山西打工。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个好心的工长,在他的帮助下,高华兵当上了小工头。

  D 写到伤心处,悄悄抽泣起来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流着泪想家。”让高华兵始终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孩子,因为打工,两个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在老家常年不得相见。

  而比相思更煎熬的是做农民工的艰辛,2014年5月,他带着十几个工人到太原接了一个工程,谁知道竟然被骗。“当时我们进场时什么条件都不具备,工地为了抢工期,不经过我的同意,甲方自己找班组把外墙干了,后来高价从我的工程款中扣走一大笔钱,最后结算,质保金算在了我一个人头上。双方一直没有协调好工钱,拖到年底,甲方、乙方、劳务公司他们都放假回家了。当时我感觉天都快塌了……”高华兵无奈地打电话回家,家人叫他回去想办法,过了年再来要。他只有连夜赶回了家。第二天到家后,高华兵和老婆一起找亲朋好友借了几十万,把工人们的工资给发了。父亲知道他欠了不少外债,一气之下病倒了,卧床不起。

  “今年9月2号下午7点多干完活,我突然接到家中姑父打来的电话,说我爸不行了。我当时喉咙硬了,说不出话,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不到十分钟表妹又打来电话说我父亲已经走了。我听了如五雷轰顶,天塌下来了,我一下子傻了。我真是不孝之子,我是父亲唯一的儿子,却没有为父亲送终。我和老婆连夜往回赶,第二天早上到家看见父亲苍白的脸,我一下子趴在棺材上大哭,我真不知道此时此刻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在家过了头七,我一个人带着沉重的心情坐上火车又来到太原。”写到这里,高华兵悄悄地抽泣起来。他用力捂着嘴,害怕吵醒熟睡的妻子。他想起自己奔波一年求助无门;想起手下的工人围攻他找他要钱;想起自己和妻子因为这件事一次一次地吵架;也想起父亲因为着急一病不起,想起父亲突然离开了人世……此时的高华兵心中充满压力,如果到年底还要不上工钱怎么办?

  作文写完了,有4000多字。高华兵想了想,在开头加了一个标题——《我是农民工》。为了写这篇作文,他一夜没睡。妻子问:“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嘛!能解决问题吗?”高华兵说:“我没想干什么,我就是想写点东西,给女儿看看,讲讲我自己的故事。”(见习记者 姚杨)  

  记者手记

  希望他们能体面地回家

  高华兵和妻子落脚的地方是太原服装城附近的一处工地,我走进去看到,这是一处不到十平方米的简易房,屋子里放着几个行李箱,两个暖壶,一个小冰箱和一些生活用品,在外打拼十几年,这就是高华兵和妻子的全部家当。“常年在外,东西能少就少点嘛!”高华兵搓着手,有些局促地解释。

  房子的一角是一张双人床,晚上高华兵和妻子就睡在这里。床上铺着电热毯,上面还盖着两床厚厚的被子。11月的太原,当家家户户开始供暖的时候,这里依然阴冷潮湿。天气还在不断地冷下去,高华兵和妻子却准备在这里呆到腊月。“直到要上工钱。”高华兵说。“如果要不上呢?”记者问。高华兵想了想,无奈地说:“如果要不上,就只能回去面对亲友。”

  高华兵的故事并非个例,转眼又到年关,一些农民工和他一样,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得的报酬,饱受思乡折磨却无法体面地回家。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要养家糊口。立冬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不希望年关讨薪再成为话题,不希望看到他们在北方的大雪纷飞中,有家难归。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