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学习好就什么都不用干?劳动教育,事关全面发展的大计(图)

2019-01-18 08:22:53 光明日报

  劳动教育,事关全面发展的大计

  

  北京市一五六中学学生在学农基地实践。丁柏明摄

  编者按

  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目前在五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仍是短板,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刻不容缓。为深入了解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推进全社会参与的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2018年11月,北京市委党校、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深入首都各条战线、各个区,对当前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并针对青少年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因应对策。

  体力劳动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被忽视,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学校经常被占用,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在社会上仍有市场,劳动观念和习惯的培养被忽视……如今,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劳动教育认知与规划亟待更新

  “重教轻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调研组在座谈中发现,如今这样的观念在公众中还普遍存在,且相当一批家长甚至教师,依然认为劳动和教育毫无关系,甚至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产生的。

  尽管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实施途径进行了全方位描述,但地区间、校际间贯彻力度、效度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其背后,是公众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简单化理解、简单化对待;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在社会舆论和宣传上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还未从根本上扭转。学校中原来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打扫楼道、操场等,现在都由物业承担。劳动与教育教学结合不够紧密。从家庭来说,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家务劳动基本不让孩子参与。尽管一部分孩子在家庭中有做家务的机会也具备了做家务的能力,部分学生能够在家长督促下从事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洗自己的小件衣物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但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家务劳动的主动性不足,劳动意识需要提升。

  在一项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评价的调查中,64.9%的家长认为“一般”,8.3%的认为“差”,体现出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务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一些父母缺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意识,包办代替了许多在生活中本应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导致孩子自理能力不足,缺乏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意识,承担家务劳动的主动性差。

  调研组发现,长期以来,政府、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对劳动教育普遍缺乏共抓共管思想和资源融合机制。其背后,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的站位有待提高,全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识有待形成。在很多地方,围绕劳动教育,从顶层推动的检查、督导、总结、交流开展不够,劳动教育的资源统筹、政策统筹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此外,在日常教育的整体布局中,还普遍存在对劳动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学习规律的认知不够。在教材建设上缺乏课程标准的指引,没有形成完整学段链条,内容不衔接,甚至脱节、缺项。教学多以体力劳动实践体验为主,强调对劳动过程的初步认识和感受,缺乏信息时代脑体结合能力和契约、环保等现代劳动观念的培养。调查显示,班级值日、家务劳动是当前中小学生参与较多的劳动活动,社会实践、学工学农相对较少,社区劳动、研学旅行则更少。此外,劳动教育的课程配套资源缺乏,设备不足、设备老化问题也十分突出。

  目前,劳动教育的督导主要处于督导课程是否安排、课时是否保证等基础性工作层面,对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学生劳动素质提升的效果等,还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评价制度体系。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