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外卖骑手的生活:时间成紧箍咒 被褥衣服是全部家当

2018-09-26 08:32:13 中国青年报

  新芽

  很难说清这份工作到底改变了张信凯多少。这个出生于1995年的小伙子不愿再回到工厂,也拒绝接受父辈随产业流动的命运。他不愿做齿轮,渴望努力挣钱,“做一个自由的人”。

  也许他的自由只存在于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是一个外卖站所覆盖的全部面积。

  当年在工厂时,他下了班“就和一群朋友瞎玩,上班也不用动脑子。按流程做,很机械,没意思”。成为外卖骑手后,他的生活丰富了很多。等单的间隙,他可以玩游戏、听歌、刷视频,甚至可以给女生抽空回几条消息。

  游戏没有初中时那么吸引他了,当年恨不得翘课翻墙的游戏,如今他兴致寥寥,“也就是打发打发时间”。

  张信凯曾跟父母在江苏生活了十来年,后又被送回老家。初中辍学后他回到了江苏,因为自己“怀旧”。但和曾经的老同学们见了一次后,就再没联系了,“他们都在继续上学,我已经打工了。”他说,“没什么可聊的了”。

  后来从江苏来了天津,和工厂里的朋友联系也渐渐少了,就像一首歌唱的“说散就散”那样。他希望尽快攒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积攒经验。

  他的表弟杨俊有另外的烦恼,“出了外卖圈谁也不认识,出了天津河西哪儿都找不着”。更年轻的杨俊认为,兄弟俩真正的改变是“以前听到加班会生气不耐烦,现在听到延长工作时间,内心却很平静”。

  杨俊觉得,在这个看尽人性、体察冷暖的地方,兄弟俩长大了。

  30岁出头的陈奇说自己性格变了,过去的他,和人发生争执,一般只说两句后,“之后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倒下。”

  如今的他,学会了低头、不争辩。他明白了多跑一单的意义,而立之年,他渴望获得车子、房子和票子,改善家里人的生活。

  他嘱咐妻子要让孩子好好学英语。曾经,他接到一单,地址在一个英文广场里的英文店铺,他看不懂那些字母,急得发慌,也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按形状比对,最后,这一单送迟了。

  不过,这些故事他的孩子并不知情。他总是讲起另一段故事。以前在工地打工时,他很喜欢天津的高楼大厦,想逛,奈何一直没有时间。现在好了,“每天免费逛天津、逛商场、逛写字楼、逛小区,别人还给你钱呢”。电话两头,他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所有人名均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袁贻辰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中工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