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当劳模退休时……(图)
//www.workercn.cn2014-02-18 07:59:58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更多

  平谷:

  遇难事首选工会

  与东城区工会将救助劳模形成常态化不同,相对于城区比较集中的东城区,城乡结合的远郊平谷区,由于人口分散等多种原因,解决劳模救助的重担,基本落在各镇成立的工会服务站肩上。

  以平谷区夏各庄镇工会服务站为例。一走进服务站大厅,一句“您好!您有什么需要办理的业务吗?”的问候语就首先亲切地扑面而来。当地城乡居民对工会服务站社会工作者热情的服务,不约而同伸出大拇指,他们一致认为,工会干部真是我们劳动者最亲的娘家人!

  据服务站的社会工作者李志京介绍,最难忘那次是帮助一名82岁的老劳模找回补贴。82岁的退休劳模张银,从1953年到1980年期间,一直担任夏各庄镇安固村副大队长,1980年退休,1984年破例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然而,因为时间、年限不符合规定,老劳模张银不能享受相关劳模津贴和工资上浮。2012年7月,张银家庭经济困难,了解到劳模有相关补贴后,希望能够领到补贴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经济紧张局面。这时,张银首先想到找工会,于是,他来到工会服务站求助。

  李志京等服务站社工得知后,立即将实际情况向平谷区总工会汇报。经过查询,张银作为市劳模的档案资料都在,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有些记不太清楚了。随后,李志京等社工便开始为张银的劳模津贴事情不断奔跑,填写各种材料,往返七八次后,终于将津贴争取下来。

  “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回忆起这次对劳模的成功救助时,社工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工会服务站共有6名专职社工,为辖区3857名工会会员提供劳动关系调解、职工帮扶、互助保险、政策咨询、劳模救助等服务。全区有关这些工作时,工会服务站里的社会工作者们都会一马当先承担。

  【短评】

  关爱劳模应恒温!

  伊夫

  通过三组采访,我们才得知:许多曾为共和国经济建设做过杰出贡献的劳动模范们,他们的退休金至今还低于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不过,让我们欣慰的是:各级工会组织、基层的工会干部们却一直为此奔波、努力,争取使他们的退休金水平得到提高。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广大劳动人民在各行各业劳动模范的带领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旺盛的精力,迸发出冲天的干劲。

  如今,我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毫不夸张地说:劳模的作用功不可没!没有他们忘我劳动、无私奉献,就不可能有各领域的突飞猛进;就不可能有今天欣欣向荣的经济前景。劳模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领跑者。

  即使是今天,在高科技的数字时代,劳模的价值与作用也丝毫没有降低与减弱。尤其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世界的诱惑无处不在。而劳模精神与表率作用,依旧顽强保持着生命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

  物价上涨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势必给早已退休的老劳模日常生活带来新的问题。为他们及时排忧解难,既是回馈他们曾经做出的社会贡献,也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义务与责任。市总工会为此专门制定政策,就是意在明确地告诉所有人:劳动模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曾经的无私付出!让劳模尊享“恒温”的关爱。(

本报记者 伊夫 边磊 马超/文 周世杰/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