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话:安全,从“实说”开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层出不穷的“毒各种”一再刷新着国人的认知与下限,并在短短几年内飞速的消灭了公众几乎全部的惊讶情绪,进化成了老生常谈。

  我们舌尖上的安全当真如此不堪?小编在这里还真没勇气作否定回答。国家整治食品行业的力度与成绩虽有目共睹,但“曝光->断然否认->证据确凿->踢皮球……最终无奈认罪”这个发展轨迹看起来是如此的令人不安。当百姓开始愿意相信那些毫无科学道理的食品安全谣言时,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无限的自嘲缓解对即将入口的食品质量的担忧与恐惧时,或许我们应该看到埋藏在食品安全事件之下的信任危机——民以食为天,我“大吃货国”的百姓不仅需要吃的安全,更得吃的安心、吃的开心。

  那么,今日我们便来话“食话”,从实说开始。

  本期文字 刘梦菲

《转基因疑云》第一季完结

小编抛砖:

  既然擦边的提到了实话实说,我们就先聊聊小崔近来的烦心事之一——转基因食品。

  “反转基因”斗士小崔在这一年里与“挺转”派的方舟子之间的战事可谓是愈燃愈烈,直至闹上法庭才不了了之。而争论的内容也从转基因科学安不安全的硬碰硬一路蔓延到了谁更流氓谁更人渣的口水仗。二人的胜负结果虽无关紧要,但这场的争执实际上确实反映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普遍焦虑的公众”与“决心力推转基因技术的部分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挺转派”可以拿出一万份现有的试验结果证明转基因食品的无害,但转基因技术自1996年应用于人类食品至今,也只有不到20年,谁能保证今天的无害意味着不在未来被发现问题?退一万步讲,就算未来能证明转基因食品的绝对安全,老百姓又凭什么让现在的自己成为小白鼠呢?

  死结就此出现,如同“麻风村”、如同“PX项目”。如果遵照前例的话,这次的《转基因疑云》也该是这样一个百姓不知情不同意,有关方面也就不解释不吭声,一切默默发展到矛盾的最高峰的剧情:某天转基因的大米小麦已经撒了一地了,包的饺子蒸的馒头都堆成山了,“有转基因啊啊啊!”早餐摊老板的一声悲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所幸这一次,事情的发展方向改变了。12月5日,农业部召开记者发布会,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我国“先是非食用,然后是间接食用,最后是食用”的转基因食品科技发展路线,并承诺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部一定会依法履职尽责,确保安全。顺带一提,我国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都须进行强制定性标识

  恰巧的是,就在农业部公开表态的前一天,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好开展了一场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辩论赛。对战双方均是挺转界和反转界的权威人士,包括转基因作物的龙头企业孟山都的CTO(首席技术官)。赛前的统计显示,在座听众32%挺转,38%反转,剩下的未表态。经过两个小时多的辩论,比赛结束时主办方再次统计,挺转比例已达60%,而反转比例为31%,挺转派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你看,拿出诚意好好说道说道,公众的心意也是会改变的。

 

媒体聚焦:

  转基因技术究竟是个啥

  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受利益集团操控?专家回应:不可能

  我国鼓励抢占转基因技术制高点

各方评论:

  转基因问题关键在如何说服公众

  转基因问题陷多重谜团 各方“秘而不宣”加剧焦虑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争论愈演愈烈 专家呼吁理性看待

事件背景:

  近期,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不断升级。在很多人谈“转”色变的情况下,“黄金大米试验”等转基因秘闻的曝光更是加重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不信任感。
  12月5日,农业部正式对转基因食品表态,称今后将遵循“先是非食用,然后是间接食用,最后是食用”的步骤来稳步推进……

相关新闻:

农业部谈发展转基因技术:大胆研究 慎重推广

新国标为毒豆芽“洗白”?

小编抛砖:

  与转基因相比,“毒豆芽”问题在食品安全界可就是真正的老生常谈了。所谓年年打天天查,回回有次次灵;百度随便一搜300万个结果;即使是不常看新闻的人也能在脑海中迅速跳出几段类似“黑窝点污水横流到处散发着刺鼻气味”、“女童长期接触浸泡豆芽的水导致提前发育”之类的标准描写;标题带着“打击XX个窝点”“查封XX吨”的新闻更是多到让人不禁感叹——这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人能正经的种个豆芽菜了!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完全相反的话题。

  有种名为“6-苄基腺嘌呤”的化学物,长久以来一直奋战在生产制造“毒豆芽”第一线。据报道,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22日期间,共有制售“毒豆芽”相关案件709起,918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获刑。判决书的证据中多提到“豆芽中检测出6-苄基腺嘌呤”,说它是“毒豆芽”的元凶恐怕都不为过。然而这样一位板上钉钉的“罪魁祸首”,前些日子竟然被洗白了。

  事情始于11月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芽(草稿)》向社会征求意见。

  在这份草稿中,明确规定了6-苄基腺嘌呤的残留量标准,也就是说,允许在豆芽的种植中使用该种物质。只是,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又规定,6-苄基腺嘌呤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两项国标就这么硬生生的打上了架——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6-苄基腺嘌呤”泡的豆芽到底有没有“毒”?

  对这个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表示,豆芽制发过程中使用的6-苄基腺嘌呤的安全性是得到了国际公认的,无论公检法还是媒体,将之定义为“毒豆芽”很不科学。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博士也称,不管过去还是将来,不过量使用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豆芽,都不会有害健康,也就不会是“毒豆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的草稿中将“6-苄基腺嘌呤”的理化指标限定为小于等于0.2mg/kg,比业内公认最严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更加严格。

  如果这一份新的国家标准最终得以定版施行,将不仅有利于豆芽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以为一部分所谓的“毒食”正名。从另一个角度减少铺天盖地般的“毒豆芽”,让安全的食品拥有安全的名声。

  至于国标打起架来的原因其实也好理解:豆芽是大豆发芽而得——如果按照大豆制品来算,它似乎可以算作“加工食品”,用于加工食品的化学试剂也就该是“食品添加剂”。最初的豆芽就是这么管理的。但是后来,大概又觉得这么划分有点怪异——大豆长芽更符合农业生产的特征,于是就把“6-苄基腺嘌呤”踢出了食品添加剂名单。谁料农业部门并没有把它接过去——监管的混乱致使“6-苄基腺嘌呤”的使用成为非法行为。但其在豆芽生产中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且效果的确很好,许多豆芽生产者也就接着使用,从而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制造“毒食”的“黑心窝点”……

  你问如何避免监管的混乱?政策的裂缝又该如何交接?……嘿,这些问题太深了咱还是看下个话题吧。

媒体聚焦:

  豆芽生产国标打架监管混乱:毒添加剂竟允许残留

  老规定不许添加新规可残留 含6-苄基腺嘌呤豆芽能吃吗

各方评论:

  豆芽归谁管 监管不能乱

  豆芽类监管不能留下“监管接缝”

事件背景:

  “6-苄基腺嘌呤”多年来一直属于“毒豆芽”的元凶之一,但11月6日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芽(草稿)》中明确规定了其残留量的标准。也就是说,在豆芽的种植中使用该物质获得了允许。
  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相关新闻:

豆芽添加物“6-苄基腺嘌呤”有望正名

洋快餐集体“犯事”可不只是福喜的错

小编抛砖:

  应该有不少人和小编一样,心中关于麦当劳的记忆以今年7月为分水岭,划分为界限分明的两个阶段——

  7月前的小编这样回忆麦当劳:

  自1992年第一家麦当劳落户中国北京起,短短几年时间内,这个M字金黄色双拱门标志就迅速在国内一二线城市不断地涌现。那个时侯,物质上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充裕,买玩具吃汉堡包在现在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在那时对于小朋友来说却是一等一的大事。而麦当劳,便是那个令多少小朋友要考试争拿第一、回家勤做家务、读多少本书写多少本作业才能去一次的魂牵梦萦的地方……

  7月后的小编这样回忆麦当劳:

  自1992年第一家麦当劳落户北京起,福喜集团就向麦当劳中国供货,国内北方地区的麦当劳餐厅肉类原材料基本都由福喜提供。
  基本都由福喜提供。
  基本都由福喜提供。(完)

  俩字毁灭文艺小清新,带你回现实:

  2014年7月20日晚间,记者卧底两个多月揭露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连锁企业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过期劣质肉的震惊黑幕。新闻曝出当晚,上海食药监部门立刻进厂调查,并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次日(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即部署安排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此后,“福喜肉”事件持续发酵,国内几家知名的的洋快餐几乎全员“中招”——肯德基、必胜客、汉堡王以及赛百味等纷纷被检出使用问题“福喜肉”。

  “福喜门”的曝光,带给国内消费者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打击:过去只知道路边小店不靠谱,现如今连跨国大公司都不敢信了。而在这样一件糟心的食品安全大事故中,我们很庆幸依然能找到一点心理安慰:上海食药监部门以及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超快速反应可谓本次事件中最大亮点。虽然放任事态发展到如今地步也是这些监管部门的失职之过,但外企的超国民待遇形成早非一日,一切总在向着好的方向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事件全程都还有这么一股声音在小编等麦当劳铁杆粉的心中回荡着:“地沟油都吃了那么多,几块过期冰鲜肉而已嘛不在话下!”……可悲,忒可悲了啊我们的胃。

媒体聚焦:

  上海福喜公司违法案件 涉22家知名连锁快餐、超市

  福喜公司仍连夜生产麦乐鸡 车间污水横流污物满地

  洋餐厅使用“变质肉” 专家建议“内线食品特工”监管

  麦当劳新敲定六大供应商 将设立食品安全督察官

各方评论:

  跨国公司为何敢用“双重标准”

  洋品牌屡屡忽视中国消费者 过于宠爱是原因之一

  洋快餐躺着中枪,不冤

事件背景:

  7月,“福喜事件”引发舆论与社会哗然,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光将过期8个月的鸡肉重新切片装进新包装,“保质期”瞬间延长1年。而过期的鸡肉原料被优先安排在中国使用……

相关新闻:

众多麦当劳店变身饮品店 主食菜单几乎全部下架

洋快餐三季度销售收入明显下滑

豪华餐厅回归做菜本职

小编抛砖:

   2012年底,八项规定推出并实施。一系列系统性的反腐措施在为社会带来阵阵清风的同时,也吹凉了一众高端餐饮业老板的心——以往以公款消费支撑的高端餐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十几家白酒行业的上市公司市值一直在缩水。

  在这样的大潮流下,各“高大上”的高端酒楼纷纷放低身段做平民餐饮,竭尽所能的招呼起了普通顾客。以往逢年过节时的“天价月饼”、“天价烟酒”纷纷开始价格“跳水”;全聚德将烤鸭搬到了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等电商平台上去卖;小南国则发展年轻品牌“南小馆”,以大众化的定位降低身段接地气;湘鄂情则是一年之内转型五次,最终痛下决心剥离餐饮业务。俏江南推出了团购不说,更是一狠心卖起了盒饭……

  内部人士指出,从2014年开始,餐饮业实现两个转变,即回归大众、谋求创新。只有顺应餐饮行业的大众化时代,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站稳脚跟。相关专家表示,中国整个餐饮市场格局已发生转型,随着众多高端餐饮企业战略调整,大众餐饮竞争将更加激烈,大众餐饮也将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力军。未来两年,符合大众消费需求的餐饮店会更密集地出现,达到一个高峰期。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豪华餐厅可以进入寻常百姓的选择列表。更多的美食能够成为普通人“舌尖上的美味”。

  只是鉴于商人是不会做赔本买卖的这一原则,小编现在有个已经不需要答案了的疑问:

  你们以前一顿饭得赚多少?

  当然了这里还有一个更无需回答的问题:

  以前都是什么人在给你们结帐。

媒体聚焦:

  中国餐饮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称高端餐饮疲软 行业景气堪忧

  高端餐饮企业继续寻求转型之路

  西安五星级酒店街边卖早餐 走平民路线寻求“过冬”

  合肥:高端餐饮企业亏损不断 转型大众消费谋自救

  “八项规定”改变河南 高档私房菜馆转手都难

各方评论:

  高端餐饮转型 不能靠赔本赚吆喝

  餐饮业必须适应三种“新常态”

事件背景:

  在“八项规定”和“国八条”的强大执行和感召力下,盛极一时的“天价”食材与餐饮产品黯然退场。不仅是“天价”产品失宠,高档餐饮消费也日益萧条,整个餐饮业“高”处不胜寒。越来越多的商家改走大众路线,打出“亲民”牌……

相关新闻:

高端餐饮探索回归大众市场:“舌尖上”的转型

请赐我一个车牌吧

“蔓延”的限购限行


小编抛砖:

  还记得那一抹“任性”的蓝色吗?还怀念那个看看也是醉了的蓝天吗?“它不是普鲁士蓝,也不是蒂凡尼蓝;它不是大海的蔚蓝,也不是蓝莓的深蓝,它就是世上最美好的apec蓝。”

  行驶在城市“停车场”,连灵魂似乎都会被一望无际的车流吞噬,那种心塞,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机动车限购限行,虽然让不少“刚需”无奈、无助,甚至感觉绝望,但不可否认,限号限行短期内的确对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有所帮助,至少算一种有益尝试。

媒体聚焦:

  天津市给出“限购+限行”三大理由

  杭州限牌限行 给这座城市带来啥(组图)

  三年摇成“四十一郎”:一位久摇不中者的买车路(图)

  京城出现“遛车族”:有车不开只为占牌 专家建议退市

  北京4S店铤而走险“租赁号牌” 律师:暗藏巨大风险

各方评论:

  北京拍卖公车,还是别带车牌吧

警惕限购限行副作用


小编抛砖:

  中长期来看,限购限行会影响百姓的幸福指数,对于有车开不了的“先行者”和没车牌还久摇不上“后来者”都是一种打击;而且中“奖”者数量有限,而且购买的目标会比限购前更高,会冲击整个汽车行业,尤其是占领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销售。

媒体聚焦:

  除了单双号限行,北京还能做什么?

  限购潮下的汽车业何去何从

各方评论:

  长期“单双号限行”是明显推责行为

  警惕“限购+限行”副作用巨大

  限购非治堵治霾上策

事件背景:

  3月1日,天津在全市实行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增量指标必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3月25日,杭州成为国内第六个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此前,北京、上海、贵阳、广州都出台过各自的汽车限购政策。

  未来,全国多个城市都有可能会实施汽车限购政策……

相关新闻:

中国购车族愁车牌 京11辆带牌车引4100人竞拍

要走出去,还要带钱回来

各国放宽对华签证是大势所趋


小编抛砖: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百姓的钱袋子鼓了,出境旅游、求学、移民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吸引投资,欧美很多国家纷纷推出签证及移民优惠举措。如果你够幸运拿到10年多次美签,还有可能为申请别国签证带来“加分”。

  从百姓层面来讲,这项政策让旅游、求学以及移民探亲等需求更易得到满足;从国家层面来讲,它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经贸合作,符合中国利益,也表现出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媒体聚焦:

  一张图读懂赴美签证新政策

  中国公民赴美签证有效期延长 详解赴美签证新政

  轻松出境游:多国降低签证门槛、人民币汇率走高

  APEC后签证利好多 护照含金量剧增

各方评论:

  凌雁:中美签证互惠安排的标本意义

  旅游业要“宽”签证 更要“受欢迎”

事件背景:

  1998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843万人次,2014年截至11月,这一数字突破1亿,增长10.8倍。据机构统计,2013年中国境外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超过美德成为世界第一。同时,中国也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据不完全数据,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向海外移民数量已超过520万人。

相关新闻:

中美互发10年签证 惠及商务、旅游和留学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