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丨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历程】从延安时期工会工作中汲取奋进力量

陕西省总工会
《工人日报》(2025年04月23日 07版)

延安时期,是中国工人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和重大转折时期。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工运事业发展和边区工会建设,谱写了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的光辉篇章,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和宝贵的工作经验。

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的最大政治优势,必须把牢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延安时期,党中央将工人运动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体布局,通过组织建设与制度设计,为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中央领导下,先后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等,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发展边区工业经济、支援前线、创办工人学校,有力推动全国工人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历史实践证明,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自发抗争到自觉革命的历史性跃升,根本就在于始终坚定不移地接受党的全面领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征程上,推动工运事业发展和工会工作,必须将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工会系统落地落实。要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打造陕西“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工作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把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

劳模精神是激发群众力量、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精神引擎,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组织动员广大劳动者以主人翁姿态建功立业

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与劳动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结晶。早在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春耕运动的决定,首创劳动英雄评选机制;到后来相继颁布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奖励模范劳动者办法等,将劳模表彰奖励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再到举行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表彰以赵占魁、吴满有等为代表的劳动英雄,极大地激发了边区人民的劳动热情,为生产自救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政治动员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群众工作新模式。

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通过先进事迹宣讲和表率作用发挥,带动和影响更多人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要把充分发挥劳动和技能竞赛作用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组织行业性、区域性竞赛,推动向“三新”领域延伸拓展,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要广泛组织开展面向生产一线的“四技五小两比”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并与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联盟、工匠学院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在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揭榜挂帅、攻克难关,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主力军力量。

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是发展的基础因素,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与职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

延安时期,为适应全民族抗战、保证生产需要,边区政府和边区总工会相继出台战时公营工厂集体合同准则、劳动保护条例、公营工厂职工工资标准决定等法律法规,对工作时长、工资待遇、劳动保护、政治权利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改完善相关内容,照顾统一战线中各阶级利益,基本构建和形成了“劳动保护、劳资两利”的动态平衡机制。

同时,边区工会注重民主管理,赋予工人广泛的选举和自治等权利。比如,公营企业首创“三人团”管理制度,搭建起劳资政三方协商平台,将企业效益与工人福祉挂钩,开创了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新征程上,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劳动关系领域新形势,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持续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推动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让职工更公平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要有效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等制度机制作用,深入开展涉工法律规定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全面有效推动“一函两书”落实落地,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赢发展。

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力量源泉,必须走好群众路线,不断增强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工会组织的必然选择,也是开展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延安时期,边区工会坚持根据形势和任务,因势利导确定工人运动方针,提出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巩固和扩大工会组织,使之成为广大职工“自己的堡垒”和“民主的团体”,其实质就是强调工会不仅要通过团结工人、凝聚力量,成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群众力量,也要通过发展民主政治增强工人对组织的认同感,避免官僚化倾向。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边区工会更注重纠治在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党八股现象,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并通过整顿会员资格、优化选举程序,组织工人参与大生产运动等措施,增强工会的群众代表性和组织动员能力。

新征程上,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增“三性”、去“四化”这一改革主线,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常态化开展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问计问需问效于职工群众,在基层一线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不断完善“普惠性+特殊性”维权服务体系,叫响做实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等工作品牌,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让职工群众拥有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快工会数智化建设,推动工会业务能网尽网、应放尽放,实现职工需求网上受理、职工服务网上实施、工会工作网上推进、工作成效网上呈现,为职工提供可感可知、直接直达的服务。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