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丨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历程】从红色工运的江西探索中汲取奋进的磅礴力量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不仅有着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等美誉,党还领导工人运动在江西书写了伟大奇迹。江西在党领导的红色工运中作出了积极探索,在开展罢工斗争、参加武装起义、形成工农联盟,以及创建、保卫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诸多方面开了先河,竖起“全国工运的一面旗帜”,立下了“苏维埃政权的坚强柱石”,缔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丰碑。充分挖掘江西工人运动从“旗帜”到“柱石”的演进历程,对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主要有四点现实启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工会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
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实地考察工人情况后,决定派李立三常驻安源,发展工人运动。李立三从产业工人中发展培养先进分子,成立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开创了党对工人运动的正确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正是有了党的直接指挥、党支部的直接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才得以成为“幼稚的中国劳工解放运动中最有成绩的一件”。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工会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
党的创新理论是工会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光辉典范,树立了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罢工前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安源的局势,为安源路矿工人制定了“哀兵必胜”的斗争策略。二七惨案后,全国工运陷入低潮,毛泽东又根据实际情况,为安源工人制定了“弯弓待发”的策略,指导安源工人“暂避锋芒”,暗地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斗争。刘少奇等人还创办了党的第一所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对广大党团员和工运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会成为二七惨案以后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安源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职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走到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增强广大职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广大职工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党的中心任务是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和奋进方向
江西工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带领工人群众投身党的中心任务。党的一大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江西工会开展了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工人运动陷入低潮,江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又积极投身到武装起义之中。在南昌起义中,广大工人组织纠察队、担架队、运输队,帮助起义部队搬运各种军用物资、救护伤员、维护秩序、打扫战场等。在秋收起义中,以1300多名安源工人为主体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英勇斗争,战果显赫。井冈山斗争时期,建立了工农联合红色政权,开创了工人运动的新局面。江西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百年工运史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显得尤为耀眼。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亿万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投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开展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带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在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中展现作为,助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筑牢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长期任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江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参军参战,切实担负起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双重任务,为保卫、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推动和巩固了红色政权。1933年,仅中央苏区各级工会就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输送了近万名干部。苏区工人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生产竞赛和突击队,积极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支援反“围剿”战争中,在“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加强红军中无产阶级的骨干”的号召下,广大工人踊跃加入红军,到1933年底,中央苏区12个县共有19960名工会会员参加红军或游击队。苏维埃运动塑造了党、政府与工会的正确关系,苏区时期,工会是党团结组织广大工人阶级的群众团体,是党与工人联系的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开创了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职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职工,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浸润职工,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引导职工群众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使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