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4月03日 星期一

【声音】比金牌更伟大的梦想

刘颖余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03日 08版)

2小时06分57秒,何杰在无锡马拉松赛跑出的这一成绩,成功将中国马拉松带入“206时代”。

巧合的是,同样是在无锡马拉松赛上,2023年3月19日,何杰跑出2小时7分30秒,一口气将任龙云在2007年创造的2小时8分15秒的全国纪录提升了45秒,让中国马拉松进入“207时代”。

虽然在2023年12月的福冈国际马拉松赛上,另一位中国选手杨绍辉以2小时07分09秒完赛并获得亚军,打破了何杰保持的中国马拉松纪录,但时隔4个多月,何杰再次在自己的福地,把全国纪录破了回来。

显然,新一代中国马拉松运动员正在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何杰作为中国军团的领军人物,自是当仁不让,但他亦谦卑地认为,“这个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一群人一起创造的。”因为“更强大的对手,能成就更快的自己,从而来到更快的中国马拉松”。

更快的中国马拉松何以体现?也许数字能说明一切——从“208时代”到“207时代”,中国马拉松曾经苦苦等待了16年,而从“207时代”到“206时代”,何杰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是何杰给了我信心,也给了我野心,才有了今天的历史性突破。”何杰的主管教练、年近七旬的老帅肖丽赛后难掩激动之情。

肖指导何出此言?圈内人都心知肚明。

2022年底,巴黎奥运会公布了马拉松达标成绩(2小时08分10秒)。对于中国马拉松来说,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高度,彼时,甚至就连打破任龙云在2007年创造的2小时8分15秒的全国纪录,都看似遥遥无期。但无论何杰,还是肖丽,他们都心有不甘。肖丽至今还记得,当她问队员谁愿意配合执行自己“高密度、大训练量”的训练计划时,何杰第一个表态,“教练,我干。”

结果,经过一个冬训的强化训练,何杰转年即让中国马拉松昂首步入“207时代”。那一年,何杰连战连捷,在国内豪取10个冠军,还成为首位获得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金牌的中国选手。

当今日的何杰在中国体育的聚光灯之下闪闪发光,谁又能想到,他曾经是一个差点自我放弃的陪练。

2019年,在彭建华达到东京奥运会参赛标准之后,中国田协希望肖丽给彭建华找几个陪练,也为巴黎奥运周期发现和培养人才。结果,一度纠结“是不是要为了专心读书而退役”的宁夏小伙子何杰,进入了肖丽的视野。

肖丽回忆,何杰当时的状况并不好,但她发现他的眼里一直放着光,“就这样练了4个月,结果一个不注意,他就跑进了选拔赛前8。”一个多月后,何杰跑出2小时14分14秒,在淮安摘下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全马冠军。其间,肖丽还曾应宁夏方面要求,让何杰回去训练,但就在让何杰离队的第二天,他又出现在训练场上。“我爸妈都同意了,只要我喜欢,我自费在这里训练。”说这话的时候,何杰几乎都要哭了。

就这样,何杰又留在了肖丽身边。一个眼里始终放着光的陪练,在教练的带领下,越跑越欢,越跑越快,直至成为全国纪录的缔造者。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肩负着使命,我取得的成绩也是想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的马拉松不差,我们中国的年轻人不差。”这是何杰的梦想,他想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舞台上,让世人看到中国年轻人奔跑的样子,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年轻人正越跑越快。

这样的梦想无关金牌,但或许比金牌更伟大,因为它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

由何杰,我又想到一个多月前在多哈创造历史的中国女子花游队。主教练张晓欢在带队创造7金1银1铜的世锦赛最佳战绩后,说她有一个比金牌更伟大的梦想,“我想让全世界认可、接受我们的美,让人们记住我们的作品。让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裁判接受我们的音乐和动作编排,让我们的作品得到尊重,是我最渴望得到的,(这)已经超越了金牌的价值。”

这些超越金牌价值的梦想,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人的胸襟和格局。这,就是体育最美最动人的样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