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1月17日 星期一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职工发明走出车间

王维砚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17日 05版)

“群众性创新生态系统围绕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这一核心进行构建,包括赛前的项目优化、政策催化、平台孵化,赛中的项目评审以及赛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覆盖职工创新项目从孵化到转化的全生命周期。”据《工人日报》1月11日报道,近年来,福建工会系统将职工“五小”创新赛事延伸为覆盖职工创新多个节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了全省工会群众性创新生态系统。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开展8年来,已有7万多项职工发明“走出”工厂车间。

一直以来,职工创新成果“走出去”面临不少难点和堵点。比如,有的企业对于职工创新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应用;一些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因为缺乏转化推广机制,只在企业内部“墙内开花”,申请专利难,转让交易更难;一些诞生于生产线上的“小发明”“小革新”,想要推广应用仍需要二次研发优化,但后续创新却缺乏资金支持;不同企业间的创新工作室单打独斗、缺少交流,导致重复立项和攻关,造成资源浪费……

福建省总工会构建涵盖“项目优化—政策催化—平台孵化—成果转化”的群众性创新生态体系的做法,为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走出去”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益参考。特别是工会自主研发职工科创成果转移平台,对职工创新项目进行收录,同时,由职创专家、技术经理人组成“三创智库”为全省职工“五小”创新大赛的获奖项目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推动职工优秀知识产权挂牌交易,这一智慧平台的搭建,让创新发明的“专利”真正有机会转化为企业和职工的“红利”。

为了让职工岗位创新有环境、成果培育有土壤、成果转化有平台,近年来,不少地方工会都在为助推职工创新创造、助力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搭台铺路,努力让“金点子”尽快变成“金豆子”,让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比如,上海市总工会以松江区为试点,打造职工创新成果全链条转化平台,建设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通过政府多部门之间的协作,让职工创新成果实现从发明到应用到盈利的闭环;山东烟台市总工会牵头成立职工创新创效大企业联盟,为广大职工提供成果评估、跟踪转化、市场推介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转化;江苏泰州高港区总工会上线“职工创新成果超市”微信小程序,可实现职工创新成果线上申报、评审、查询和交易……

职工根植于生产一线的创新创造迸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自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首设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以来,已先后有20名一线技术工人经由全国总工会推荐,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2023年12月,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高技能人才……

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让更多能工巧匠从生产一线走上创新之巅,还有更多问题需要回答。当职工的创新成果真正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企业也需要将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把职务发明的“知产”变为职工口袋里的“资产”,真正让高技能人才实现以技提薪、以创提薪。另外,支持职工创新创效的优惠政策也要落得更实更细,让职工从创新创效中真正得到实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