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对接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10万平方米展馆“一展难求”

首届链博会亮点抢先看

本报记者 北梦原 赖志凯 曹玥 于芊芊
《工人日报》(2023年11月22日 04版)

再过一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首届链博会”)将在北京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引发各界浓厚兴趣,中外企业参展踊跃。

记者从中国贸促会今天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链博会吸引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出现“一展难求”的情况。这场以链为名的盛会吸引力何在、有哪些看点?记者进行了梳理。

“一网打尽”产业链条关键环节

首届链博会设置了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将进行集中展示。

比如智能汽车链,吸引了包括中国铝业、宁波杉杉、宁德时代、浙江吉利、特斯拉、沃尔沃等大批中外知名企业,将展示从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到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网联设备,再到纯电动、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等各类车型整车产品和服务,覆盖智能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

再如绿色农业链,国机集团、中粮、伊利、北大荒、嘉吉、先正达、正大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将登台亮相,展示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产品和服务。

数字科技链是本届链博会世界500强企业较为集中的展区,思爱普、中兴、三一重工、TCL、苹果、英特尔、高通、康宁等一大批国际顶尖的科技企业,将以技术变革、产业孵化、应用场景为展示逻辑,展示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最新成果。

以链为媒、以展带会、以会促展,展览展示链链精彩。中国贸促会展览部部长邬胜荣表示,首届链博会纵向展示各链条各环节先进技术产品和未来发展趋势,横向展示金融、物流和平台企业等服务,助力上中下游产业合作、共同发展。

“链接世界”推动产业链更好融合

链博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为促进中外客商交流洽谈、互利合作和互惠共赢搭建了专业化权威化国际化平台。

本届展会,来自国外的参展商占比达到26%,世界500强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龙头企业齐聚亮相参展,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欧洲的企业最为抢眼,占外方参展商总数的36%。

从企业规模来看,链博会既包括53家世界500强企业、57家中国500强企业、25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还有一大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链主”和“链属”企业互为支撑,形成精准、有活力的企业共生态。

首届链博会将为企业发布国际合作的新成果新实践提供广阔展示舞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展示与各国企业联合开展农业供应链合作项目的各类成果,高通公司与中国移动、小米公司、爱奇艺等国内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将携手展示产业跨界融合案例,博世携文远知行、禾赛科技等中方合作伙伴将共同展示其供应链核心环节……据邬胜荣介绍,在链博会5链1展区中,将看到不少中外合作优秀示范案例。

首届链博会不仅邀请中外企业参展,也向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放,邀请广大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观。各链条知名企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科学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协同。

凝聚共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举办首届链博会,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大国担当。而首届链博会获得热烈响应和踊跃参与,则体现了全球工商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共同期盼和主动作为。各方期待通过首届链博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发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强音。

针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等各方关注焦点,对接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首届链博会期间将举办6场专题论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0多名中外知名企业负责人,以及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合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将在链博会平台进行对话交流,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献计献策。

展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将举办贸促智库论坛暨《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发布会。国内外有关权威专家、相关国际组织代表、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将出席论坛。在圆桌讨论环节,有关嘉宾将按照报告构建的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从5个方面展开讨论,为推动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建言献策。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