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塞外山城”绘就后冬奥经济画卷

本报记者 陶稳 李昱霖
《工人日报》(2023年08月04日 01版)

河北张家口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两个举办城市之一。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的张家口,距北京约180公里,阴山山脉贯穿全市,有“塞外山城”之称。北京冬奥会闭幕一年半后的今天,这座冬奥之城依旧散发着魅力,后冬奥经济的齿轮也在高速转动。

冬奥点燃文旅经济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雪如意’,知道它是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次趁暑假带孩子来看看,感觉很壮观。”日前,来自河南洛阳的赵女士带着10岁的女儿到张家口游玩。

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在冬奥遗产利用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理念引导下,将冬奥场馆打造成群众体育、文化、旅游综合体。自2022年7月16日正式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举办大中小型赛事、活动70余场。

张家口市发改委后奥运经济科科长刘爱民表示,在京津冀区域中,张家口属于相对落后梯队,参与举办冬奥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发展契机。“目前,后冬奥经济已成为张家口新经济的一个突破点和燃爆点。”

在太舞滑雪小镇,特色日餐、韩餐、糖果屋、火锅店等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游客有的在街边驻足品尝美食,有的与独特的建筑、精美的橱窗合影留念。

太舞滑雪场副总裁聂宁宁告诉记者,2015年,太舞滑雪小镇正式开业,同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目前,除了冬季滑雪项目,小镇还打造了30多项夏季娱乐项目,如山地自行车速降赛、丛林穿越、越野赛、足球联赛等,已经发展成吃住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

“北京冬奥会极大地宣传和普及了滑雪运动,从北京到张家口1小时高铁、2小时高速的交通优势,拉近了张家口与北京的距离,更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游客。”聂宁宁介绍,太舞滑雪小镇酒店核心区2300个房间,如今基本每天处于满员状态,夏季周末日均游客量达1.5万人次左右。

张家口市文旅局副局长段君慧表示,除了大力发展冬季滑雪,张家口正在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的四季旅游发展模式。今年1月到5月,全市接待26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1亿元。

让场馆遗产“活”起来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共有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4个竞赛场馆,以及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等5个非竞赛场馆。为充分利用冬奥场馆遗产,当地以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和运动休闲活动为抓手,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让场馆遗产“活”起来。

以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为例,如今,冬季保留了原有场馆的赛事功能,为国家队、省队运动员提供两项滑雪和越野滑雪训练场地。夏季则将其改造成露营广场、青少年拓展区域、文艺表演场地以及多功能运动场等。

2022年10月,河北省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后续利用总体方案》提出,推动冬奥竞赛场馆高效、可持续利用,努力将张家口赛区打造成集高端赛事、专业训练、科研培训、大众参与于一体的世界级冰雪运动基地,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同时带动张北地区经济发展。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副书记白建海介绍,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有45家国内外企业落地,生产包括造雪机、轮滑鞋、模拟滑雪机、索道等产品,“从头到脚,从重装备到轻装备,都有设置。截至目前,产业园年产值在5亿元左右,带动当地群众400人左右就业。”

据了解,在冬奥会推动下,张家口已经吸纳和集聚了一批冰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目前,在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张家口宣化冰雪产业园带动下,当地逐步形成产业链完整、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冰雪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全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32项,总投资716.62亿元,落地项目107项,投产运营项目67项,累计实现产值19.25亿元。

让城市品牌“亮”起来

目前,崇礼片区有7大雪场,相对其他冰雪旅游城市,崇礼的优势一是奥运会举办地,有品牌效应;二是靠近北京,有充足客源。

“要让后冬奥经济对当地的发展贡献达到预期,在软件、硬件以及推介方面仍需更多投入。”刘爱民坦言。

据了解,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口号带动下,自3月31日起,每周五中午12时至周日晚8时,在河北下高速的旅游包车,河北段高速免费,而且可以和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叠加。

段君慧表示,下一步,将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进行提质增效,目标是打造环境优美的旅游带、产业集聚的经济带和融合发展的示范带。

“我们也在进行旅游产品和业态的转型升级。例如,从前年开始对草原天路附近的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将农家乐改造为民宿,并对星级酒店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重新梳理导游资源,增加游客意见反馈有效渠道等。此外,以前的7大滑雪场都是独立化运营,现在已经实现通滑,预计今年还能实现崇礼雪场与北京雪场通滑。”段君慧说。

为让后冬奥经济发挥更大潜力,刘爱民表示,将充分利用冰雪产业博览会、廊洽会等各类展会平台和资源组织开展招商活动;持续实施惠民补贴活动,推动奥运场馆向公众开放;承办举办好冰雪专业赛事、城市联赛等,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情;做火夏季旅游,形成全季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实现文化旅游“火”起来,城市品牌“亮”起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