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5月28日 星期一

鹤庆银匠手中敲过千年的小锤,敲出工艺新进程

从“走夷方”到走四方

本报记者 赵黎浩 本报通讯员 李艳娟
《工人日报》(2023年05月28日 04版)

阅读提示

鹤庆银匠走天下,小锤敲过一千年。在长达千年的岁月中,鹤庆银匠用一把小锤敲出了璀璨的鹤庆银器文化,敲出了声名远播的新华村,在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下敲出工艺新的进程,让银器制品有了更多可能性。

 

茶马古道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银器小镇的一天,从小锤敲打银器的“叮当”声中开始,千百年来不曾改变。

“走夷方”中融合技艺

“这是我当年做小炉匠,‘走夷方’到了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在当地认的瑶族干女儿,当时她只有4岁,这么多年两家人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和密切往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寸发标指着自家白族院落墙上的一幅照片介绍。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借宿在村民家中,一进家门,先跑去看看主人家的水缸满不满,主动帮忙挑水打扫卫生。”寸发标说,借宿时,为他们修补银器分文不收,在一个地方待一两个月,做完活计又去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等离开的时候,大家已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走南闯北,走村串寨,对于鹤庆银匠来说有着背井离乡、历经千山万水的艰辛,但也有着和各民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温暖以及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和各民族手工艺之间不断交流融合迸发出的绚丽璀璨。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不仅尊重当地的民族文化,还虚心地与当地人学习手艺,我们制作的银饰里也会融入当地的一些民族特色。在祖辈手艺的基础上,我们一路学到了居住在滇、川、藏、青、甘等地的各少数民族的手工技艺,新华村小银匠也成为交换信息、交流手艺、文化交融的使者。”回想“走夷方”的岁月,寸发标深有感触。

当2014年寸发标和团队开始设计创作表现中华民族团结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银雕屏风时,那些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面孔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饥肠辘辘时招呼他们留宿用餐的哈尼族老爷爷,让女儿认他这个小银匠做干爹的瑶族大姐,让他懂得要怀着敬畏之心设计制作佛事用品的藏族信众……

经过11位工匠4年2个月12天的精心打磨,这座大型银雕屏风问世。屏风外框尺寸长6.6米,高3.3米,画面设计有56个民族的112个人物形象,背景以天安门为中心,汇集了我国著名的山川和人文景观,包括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珠穆朗玛峰、三山五岳,以及台湾阿里山、香港太平山、澳门大三巴牌坊和大理三塔等图案,并以和平鸽和祥云点缀,生动展现出各民族团结齐心,和谐共荣的美好场景。

银器制品悄然变化

在新华银器小镇鳞次栉比的银器店里,琳琅满目的银器制品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悄然改变着面貌:木纹金工艺制成的茶壶、茶杯,景德镇陶瓷、珐琅、竹编和鹤庆银器相结合制成的器皿……在时代发展的长河里,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这门传统民间工艺融入当代审美,与大众日常生活所需相结合迸发出了璀璨的火花。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母炳林的工作室里,在传统银工艺上呈现出赤霞流云艺术效果的木纹金制成的各种工艺品和器皿格外引人注目。

“‘走夷方’的时候,我们到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村寨打制银器银饰,在稻城的11年,主要制作藏族的银器和饰品,1997年回到新华村,当时新华村正在开发旅游,我们面对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所以开发适应时代和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成为行业发展所需。”这是自1997年回到鹤庆后,母炳林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践行的方向。

“近年来,一些热爱银器锻制技艺等手工艺的‘新新华人’也来到新华村,在产品的设计创新和传统银器锻制技艺的结合上,他们与银器小镇的大师、匠人们互相交流和提高,创新出了受市场欢迎的银和瓷、漆、景泰蓝等多种非遗技艺融合的产品,共同为银器小镇的银器产业注入不竭的活力。”鹤庆银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寸伟涛介绍。

大师引领、工艺创新、技艺融合、行业推广,形成特色……鹤庆的银器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在“互联网”中敲响文旅

上世纪90代末,银匠们开始回到家乡,通过家族传承、以师带徒“一户一品,前店后坊”,“散户+公司”等方式,让这一民间工艺走向全国。精美的鹤庆新华银器成为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游客们必买的“伴手礼”。

如今,借助电商以及短视频直播带货,新华银器小镇的银器通过网络热销,吸引来自浙江、广东、海南等地的“新新华人”来到这里创业生活。

在银器小镇的云南鹤庆银器直播基地,三楼的直播间一字排开,每个直播间以鹤庆县的一个乡镇名来命名,货架上摆着各式银艺茶具产品。“云南鹤庆银器直播基地整合了100户生产厂家,形成品类齐全、库存充足的银器直播供应链,构建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的新销售模式。”鹤庆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鹤庆银器直播基地负责人郭奔奔介绍。

2022年,新华银器小镇内的银器企业达112家,个体工商户达118户、市场主体(个体)达579户,带动鹤庆县1500多户5600多人直接从事银器手工艺品加工。

在民族多元化发展格局下,云南银器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底蕴,又各具民族文化风采,工艺日臻成熟。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不仅记录着历史文化变迁,也在互联网中蝶变更新,带动着文旅融合,在“沉浸式”文化消费中敲出新的文化吸引力。

今年春节以来,位于新华银器小镇内的白族民居客栈天泉兰苑的生意就一直火爆。“最初选择来新华村投资开设客栈,就是看好这里的银器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非常蓬勃。这几个月,客栈十多间房都满房。入住客栈的客人除了游客,还有从浙江、广西、广东等地来新华村购买银器产品、洽谈合作业务的客商。”客栈负责人孟霞介绍。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