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厦门大学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高质量推进党的理论研究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让信仰之光闪耀“南方之强”

本报记者 李润钊
《工人日报》(2022年12月25日 01版)

冬日里,素有“南方之强”美誉的厦门大学校园内,海风习习。海风拂过始建于1950年代、面朝大海的建南大会堂,在砖红色琉璃瓦“燕尾脊”上飞旋,在中式屋顶、西式廊柱的嘉庚建筑群内穿梭。白墙红瓦一如百年前的模样,浸透了那些沉淀在光阴中的情怀与故事。

“当时,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的雄心,是要让外国的轮船一开进厦门港,首先就看到一座中国的大学。”伴着海风,在厦大囊萤楼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佳宏伟思考怎样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他尝试结合百年校史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他带着学生们共读1919年7月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重温这所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而生的大学立校的宗旨,“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他用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团访问延安,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史实,告诉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意涵,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思政课最大的魅力。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坚持‘守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在理论碰撞和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展现闪耀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仰力量。”佳宏伟说。

在厦大,沉浸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大课堂中的不仅仅是佳宏伟。

不久前,厦门大学揭牌成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设计发布了50余个研究选题,鼓励教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建设目标、推进措施及地方实践等问题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全方位多角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系统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与道路、本质和规律,向世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在“揭榜”课题研究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石红梅就把自己教学“工作坊”的群名更名为了“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坊”。读书分享、教学研讨、理论交流、论文指导……每周二下午,在石红梅与课题组成员、学院师生定期举办的“工作坊”现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话研学各个环节的焦点议题。

厦门大学202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王一帆是“工作坊”的“常客”,也是热衷于中国式现代化话题研讨的“新青年”。王一帆告诉记者,通过跟随“工作坊”实地走访三明将乐,探寻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的诞生始末,从当地林农“会发光”的笑容里,她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在参加“工作坊”组织的多场师生同学同研和实地调研活动后,王一帆决定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定性访谈、实地调研,“用脚步丈量中国式现代化在福建山山水水中流淌过的路径”。

从“高质量发展”到“共同富裕”,从“乡村振兴”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人民民主”到“全球治理”……在厦大这所百年校园里,透过覆盖6个学部、33个学院、16个研究院的教学科研力量,党的二十大精神正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得到印证、深化、延展、传承……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表示:“我们力求产出一批独具‘厦大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贡献更多‘厦大智慧’,让信仰之光闪耀‘南方之强’。”

“致吾知于无央,充吾爱于无疆……”在佳宏伟的思政课上,厦大校歌在师生之中口口传唱,歌词化作音符顺着海风在山海间回响,激励着厦大人带着信仰坚定前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