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符大利带领团队用17项国家专利、102项实用新型专利为矿山添“智”,让矿工“坐在地面采煤”梦想成真——

煤海深处走来“智慧工匠”

本报通讯员 李小艳 本报记者 毛浓曦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29日 05版)

8月初,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爆竹声响彻云霄,一辆辆支架搬运车装载着披红戴花的智能化综采设备正奔赴“岗位”,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全面进入智能化采煤新时代。

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首批“大国工匠”符大利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几个月来,他一直“脚不点地”地穿梭在矿井上下,一边与国家院士团队沟通方案,一边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研究智能化装备应用问题。

如今,该矿智能综采设备顺利入井,矿工们“坐在地面采煤”梦想成真了。

差点当了“逃兵”

2002年,符大利听从在煤矿当工人的父亲的建议,来到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综采队当电工。

可是,上班第3天,他就打了退堂鼓。

从井口到井下工作面一个来回要步行15公里,负重50斤的配件和工具,身材瘦小的符大利感到吃不消。趁着巷道漆黑,没人看见,他一边走一边偷偷抹眼泪。

父亲符永彪看出了儿子的心事,一句话点醒了想要放弃的符大利:“要想明天不受累,今天必须吃苦!”

从那时起,骨子里不服输的符大利下定决心学好技术。他师从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军明,师傅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重来!”

师傅的严格让符大利养成了严谨、细致、高标准作业的习惯。为搞明白一个细节,他经常熬到夜里两三点,专业书里写满了注释和标记。几年下来,符大利已经成长为公认的技术能手。

德国专家竖起大拇指

2007年5月,一号煤矿首次在综采工作面运输机里使用了德国的启动装置,但因“水土不服”,设备运行3个月便出现故障。每次故障都要请德国工程师专程来处理,不仅费时,也耽误生产进度。

符大利经常跟着德国专家一起处理故障,逐渐摸清了“门道”,还琢磨出一套设备改造方案。可是,德国厂家对自己的设备很自信,反对改造。

符大利没有轻言放弃。为了全身心投入设备改造,他连续两个月都住在了矿上。他每天守在现场观察琢磨,还自学CAD制图,研究每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那段时间,吃饭、洗澡、走路的时候,符大利的脑子里都在想着改造方案。有次升井洗澡,他看到淋浴上的水汽,若有所悟,急忙再次换上工装下井。经过反复分析试验,他在启动装置内部的循环水路中增加了外部冷却器,并调整注水时间,经他改造后的设备连续9个月运行无故障。

这次对洋设备的成功改造在行业内引起不小震动,就连德国厂商都竖起大拇指,符大利“机电大拿”的美誉也在矿区传开了。

圆梦智能开采

从小在矿区长大、目睹过井下事故的符大利一直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让采煤更安全,矿工劳动更体面。

2014年初,黄陵矿业在一号煤矿1001工作面开展国产智能化无人开采成套技术装备工业试验,这是煤矿人眼中的“珠穆朗玛峰”。作为矿区的高技能人才,符大利被委以重任,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他挑选精兵强将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加班加点处理难题。最忙的时候,他一口气下了43个井。

过度劳累让他患上了面瘫,井下巷道风大,而面瘫患者见不得风,他便把中药、西药全部装在兜里,不舒服了吃药, 饿了啃几口面包,困了在防爆车上打个盹。历时4个月,反反复复进行了20多次试验,符大利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11项技术改造。

2014年4月2日,这是载入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史册的一天。在一号煤矿调度指挥中心,两名西装革履的矿工走到操控台前,娴熟地通过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系统操控按钮,启动井下综采工作面各个生产设备,顺利实现了远程控制煤机采煤和综采支架的推架移溜作业。几代煤矿人“坐在地面采煤”的智能开采梦想,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这项技术填补了我国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空白,符大利的名字也随之在煤炭行业家喻户晓。

符大利没有停下“掘进”的脚步。2015年8月,他带领团队建成全国首个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2019年9月15日,符大利团队完成的“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研究,实现了由传统割煤向三维空间感知和自动截割的技术跨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符大利和团队先后完成科技项目52项,获得国家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02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