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夫妻二人昼夜交替驾驶同一台塔吊,有时只能在换班时见上一面

相爱在云端

本报记者 张翀 本报通讯员 黄琪峰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12日 05版)

盛夏,烈日透过塔吊驾驶室的三面环窗直直刺入室内,将空调开至17℃、调至最大风,仍会汗流浃背。

严冬,江面的寒风顺着驾驶室的缝隙灌入,即使穿上毛裤依然冻得发抖,膝盖冰凉。

这是塔吊驾驶员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中铁大桥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施工现场,有一对夫妻,他们昼夜交替,驾驶着同一台塔吊。在同一项目上的二人,很多时候只能在换班时才能见上一面。

工地上的夫妻,很难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怀,更多的是平凡日子里的相濡以沫。不过,今年七夕,丈夫朱德全决定浪漫一次,给妻子秦丽珍一个小惊喜。

空中玫瑰

七夕前夕下午两点,朱德全开始爬着塔吊中间的垂直扶梯到驾驶室去。他手脚协同,十分娴熟,如走普通楼梯一样轻松。但和往日不同,朱德全的步伐有些急切,他手里还握着一束玫瑰花——那是给妻子的七夕礼物。

塔吊驾驶室在空中60米处,往下看,施工现场巨大的器械都缩成了巴掌大小,耳畔的风猎猎作响。

朱德全走进驾驶舱,将鲜红的玫瑰递给妻子。“老婆,七夕节快乐,送你一束玫瑰花……”平日健谈的朱德全此刻有些紧张,说话变得磕巴。

秦丽珍先是诧异,后又露出了笑容。结婚多年,这是朱德全第一次送花。

双向奔赴

两人相识于2015年,经历过最初的心动后,感情的升温始于秦丽珍的一次塔吊“历险记”。

一天,朱德全指着高高的塔吊问秦丽珍:“现在塔吊停工,敢不敢跟我爬一次塔吊?”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一个工地男人在问秦丽珍,愿不愿意进入自己的生活,加入塔吊这个行业。

直率的秦丽珍没想那么多,她随即换上工装,戴上安全帽,准备攀爬塔吊。朱德全小心地跟在秦丽珍身后,指导她正确的攀爬姿势。

但对于新手来说,塔吊实在是太高。攀爬至30多米,秦丽珍望了望脚下,一阵后怕,再也不敢往上爬了。那一刻,她也真切感受到了朱德全工作的不易。

而如今在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上,秦丽珍已经能独当一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秦丽珍正在操作塔吊移动清淤管。只见她操作两根手柄,控制着小车前后移动,调整好大臂的旋转角度,将细长的清淤管移动到指定位置,稳稳下放。不一会儿,塔吊下方的工人举起手,喊道:“好,已到位!”

回顾两人的感情,秦丽珍和朱德全一路都在“双向奔赴”。

秦丽珍离开餐饮业老本行,放弃更加舒适的文员工作,成为朱德全30多位徒弟中的一员。朱德全也为了妻子放弃了干承包塔吊的行当,与妻子秦丽珍组成塔吊上的“黄金搭档”。

家在工地

虽在工地,朱德全夫妇的驾驶室内却充满温馨。

一平方米多的驾驶室内,备用运动鞋码放在角落,三个大水瓶放在进门处。驾驶室门口还悬挂着一个铁罐,那是秦丽珍用八宝粥罐做的烟灰缸。

塔吊司机时常需要上夜班,压力大时,朱德全便会来上一根。曾经驾驶室外的角落里堆着烟头,十分脏乱。秦丽珍本不喜欢丈夫抽烟,可看到他疲惫的神态,就主动做了一个烟灰缸。此后,丢在地上的烟头消失了,朱德全抽烟的频率也减少了。

从事塔吊驾驶工作以来,秦丽珍很少能睡踏实。难得的休假时光对她而言反而难熬,一离开工地,秦丽珍便心绪不宁——看不到朱德全,她担心。

一返回工地,夫妻俩倒像回到了家。用朱德全的话说,“常年不回家,反而更适应项目上的生活”。

聚少离多是无数工地夫妻的常态,他们有自己排解孤独、表达思念的方式,朱德全和秦丽珍更是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两个人在一起,不论在哪,都是家。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