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废旧玻璃摇身一变“晶莹剔透”,浪费的天然气“重新归位”

智能制造让废品直接变产品

本报记者 陈华 唐姝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26日 06版)

阅读提示

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科大硅谷,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起,不少高科技企业瞄准废物回收行业,多款“黑科技”应用有望让废物回收再度升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有杂质的废旧玻璃如何回收?一台玻璃光选机可将废旧玻璃中的杂质精准识别并剔除,为玻璃再利用提供分选方案。

大烟囱里冒出来的黑烟有没有回收利用价值?一台智能撬装式LNG液化装备收集液化日处理能力最高达30万立方米,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近年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日前,记者在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科大硅谷核心区看到,这里的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起,不少高科技企业瞄准废物回收行业,多款“黑科技”应用有望让废物回收再度升级。

传统色选机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安徽唯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装配车间看到,含有杂质的废旧玻璃通过给料器送入光选机,在下落的瞬间被高清高频镜头精准捕捉并识别,同时传入核心处理器完成特定运算后,再通过耐高压高频喷阀剔除石头、陶瓷等杂质,废旧玻璃摇身一变“晶莹剔透”。

“玻璃自然降解需要数千年时间,经过回收利用的再生玻璃,相比新原料生产可减少20%成本。”该公司总经理胡波介绍,国内每年产生废旧玻璃约2000万吨,但回收利用率则不到10%。另外,废旧玻璃只有在剔除石头、金属等杂质后才能作为二次原料进行再利用。

作为一家深耕分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唯嵩光电以CCD(图像传感器)技术为核心生产的色选机系列产品,不仅运用到谷物色选、果蔬智能分选等农业领域,还瞄准了工业回收领域。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玻璃光选机运用高端视觉技术和智能算法,可高效精准对玻璃中的杂质进行剔除,处理速度可达每小时10~20吨。

“变废为宝是顺应绿色发展趋势、推进传统色选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胡波说。

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加大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力争2025年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

在去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主展馆上,来自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撬装式LNG液化装备模型引得不少人驻足。

该公司总经理张留瑜告诉记者,这一套自主研发的智能撬装天然气液化装备,适用于煤层气、生物天然气、边远井、油田伴生气、页岩气等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收集液化。

“这套装备的阀门、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实现100%国产化替代,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张留瑜说。

最近,万豪能源还签下了亿元大单,日产200吨LNG中石油井口气液化项目成功投产。该井为高温高压高硫天然气井,采用国际领先的单阶双级天然气液化工艺,通过净化脱硫、提纯、压缩、液化等环节生产LNG,并具有能耗低、性能稳定等特点。这也是中石油推进油气资源开发,建设国家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区,打造天然气能源基地的重要试点示范项目。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非常规天然气浪费多达1000亿立方米以上。

“原先那些未进入管网的油气资源要么封存要么排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我们希望利用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让浪费的天然气‘重新归位’,让使废品直接变产品。”万豪能源董事长杨美蓉说。

2021年7月16日,万豪能源还与德国一家企业签署了生物天然气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企业研发的生物天然气全新工艺包及装备,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高温厌氧发酵、提纯、净化、压缩、液化等工艺环节,可以提高有机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与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

“科创+产业”发展思路

从2010年生产出国内首套彩色CCD色选机成功应用在脱水蔬菜领域,到2019年一代玻璃光选机研发成功,自主创新是唯嵩光电始终站在技术前沿的制胜法宝。

“我们自主研发的相机使用千兆网络每秒可拍摄30帧,同时与多个物联网设备相连,嵌入式AI处理模块不仅性能稳定,价格上也更有优势。”唯嵩光电技术部主管王争说。

“十年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坚持产学研融合,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实现能源装备标准化、智能化、国产化。”杨美蓉说。

眼下,作为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也是安徽“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科技型创业企业同时面临缺乏合格抵质押物、成长周期长、供应链短缺等难题。

“受疫情影响,供应链出现堵点、卡点,国内货物出口成本有所提高,交易周期进一步拉长。”唯嵩光电董事长卢业青表示,为渡过难关,合肥高新区有关部门帮助对接了园区内两家供应链上游企业,加强核心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供给保障。

“我们也同高校及研究机构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合作,寻求进口替代方案,争取在下半年逐步替换进口产品和服务。”卢业青说。

近年来,按照“科创+产业”发展思路,合肥高新区全力打造科大硅谷核心区,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及创新企业孵化,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各项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吸引了更多行业内人才,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杨美蓉看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科大硅谷汇聚了世界创新力量,发挥了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可以带动区内企业的科创能力发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