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20日 星期一

王嘉男夺得世锦赛男子跳远冠军

中国田赛项目再获突破

本报记者 刘兵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20日 08版)

北京时间7月17日,对中国田径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天。这一天,1996年出生的王嘉男在美国俄勒冈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凭借最后一跳超越全部对手,一举夺魁!

这是世锦赛历史上中国男子运动员获得的首枚田赛金牌,王嘉男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赢得世锦赛跳远冠军的亚洲选手。从2012年初登国内赛场,到2015年世锦赛摘铜,再到如今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王嘉男可谓十年磨一剑。

田径并非中国队的传统强项,而在田径项目中,中国田赛相比径赛而言更为薄弱。东京奥运会前,中国田径取得的8枚奥运金牌全部来自径赛项目。在世锦赛中,中国队在田赛方面偶有惊艳时刻,但并不稳定,整体表现也逊于径赛。2017年、2019年两届田径世锦赛,巩立姣蝉联女子铅球冠军,是中国田赛项目不多的亮眼表现。

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田径队在田赛和径赛项目中一道迎来了大爆发。当时,田赛项目不仅取得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还以2金2银力压径赛2铜的成绩,一改“径强田弱”的局面。

中国队的田赛项目取得突破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首先,合理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是关键。北京体育大学原田径教研室教授熊西北告诉记者,我国借鉴田径高水平强国培养青少年人才的模式,在全方位打下训练基础的情况下,根据运动员自身条件确定发展方向。

以王嘉男为例,他在14岁进入徐州田径队后,并没有明确专攻的单项,而是主练十项全能,即四个径赛、六个田赛项目都要练。经过一年的全面训练后,王嘉男才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突破方向——跳跃项目。

其次,科学训练取代以往的过度训练。以往中国田赛运动员付出了辛勤汗水但成效甚少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科学的训练。为此,中国田径队喊出了“向科学训练要成绩”的口号。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苑廷刚认为,田径项目的每一项能力,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来提升,尤其是需要力量的田赛项目更需“使巧劲儿”。“这些年中国田径队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策略,聘请众多高水平外教,在国外建立训练基地,注重体育科研工作,目的都在于促进运动员科学训练,提升效率。”

从东京到俄勒冈,不断的突破让中国田径人收获了信心。此次王嘉男的“一跃冲天”,更让人们对中国田赛项目的未来充满期待。不过,中国田径尤其是田赛项目要想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佳绩,备战的担子并不轻松。

男子三级跳远选手朱亚明的教练刘剑波认为,在田赛项目中,中国队优势项目少,争金面窄的困境仍然存在。特别是“男子三投(铅球、铁饼、链球)”和“女子三跳(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等短板小项,目前的突破仍然有限。此次世锦赛,“男子三投”中国队无人参赛,“女子三跳”仅在跳高项目上有小将陆佳雯参赛,但无缘决赛。

与此同时,田赛人才队伍的培养也亟待提速。虽然巩立姣、刘诗颖等一些老将表达了再战巴黎的强烈愿望,但随着年龄增大,她们要保持以往的竞技状态并非易事。例如本届世锦赛,女子铅球除了巩立姣摘银外,25岁的宋佳媛最终取得第六名的成绩,首次参赛的小将张林茹则未能晋级决赛。她们能否在接下来继续突破自我,决定着中国女子铅球能否延续辉煌。

中国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于洪臣表示,巴黎奥运周期,体能训练仍是田径运动员的第一课,同时坚持以赛代练,不断优化人才选拔。“要不断完善田径项目的体能标准,并把体能工作始终如一地贯彻到备战全过程中,打造一支体能充沛、技术精湛的队伍,在巴黎奥运会上力争更好成绩。”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