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

卢玉胜代表呼吁推动农业现代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老农人干起“新农活”

本报记者 李润钊
《工人日报》(2021年03月04日 03版)

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北部的同安镇西安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的万亩生态油茶种植基地,就坐落在村子四面的山头上。

2月28日一早,记者在油茶园里见到卢玉胜时,他正领着村民卢振玉在晨雾中穿梭,查看油茶树的长势。“卢振玉是我从外地‘请’回村里的。”他告诉记者。2018年,在卢玉胜的鼓励下,卢振玉加入了返乡创业的队伍,种植油茶3000多亩,养了1万多只家禽家畜。

“今年两会,我希望把更多的‘新农人’请回山村里来!”卢玉胜说。

西安村位于大山深处,即使在2003年通了水泥路之后,往返县域的路也只有一条,一趟要走上35公里,村里的人均土地只有不到4亩。闭塞的交通、匮乏的土地,阻断了村民们致富的道路。

1991年,高中毕业的卢玉胜和不少年轻人一样,一心想着要“离开大山”。可漂泊在外的日子里,卢玉胜心里挂着的却是家乡餐桌上咸滋滋的茶油味。2006年,带着在城里打拼的积蓄,卢玉胜回到山村,承包了6000亩荒山,种起了油茶树。

油茶树一般要种植多年才能进入丰产期。2011年秋天,大大小小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卢玉胜终于在自家茶园里尝到了儿时的茶油味。

随着茶油香一起来的,还有村里的100多户农户,卢玉胜带着大家办起了合作社。如今,一棵棵油茶树变成了“摇钱树”,家乡脱贫致富的路子走得更稳了。

但是,近年来,看着茶树园里劳作的农民日渐老去,村里的年轻人和当年的自己一样陆续选择离开大山,卢玉胜心生焦虑。

“以一村一品产业规划推动乡村振兴”“扶持油茶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产业”“加大乡村引才力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卢玉胜每年的建议都与乡村、产业、农民相关。

在卢玉胜看来,机械化水平低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拦路石。改变传统劳作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吸引“新农人”回到乡村的关键。“要让机械、手机成为‘新农人’的农具,让智能种植、在线营销成为‘新农人’的农活,让正向循环的产业资本成为‘新农人’的农资,有产业的新农村才是‘原乡’。”

“推进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研发工艺成熟、简单实用、工业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线”“拓宽油茶产业发展的路径”……卢玉胜还在忙着完善自己的建议。

“来吧,来农村创业吧!”在合作社的直播间里,卢玉胜这个老农人干起了“新农活”。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