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生产线上来了一群“临时工”
2月16日,厦门弓立医疗用品公司来了一群特殊的“打工者”——同安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的121名职工志愿加入到口罩生产线,从“旅游人”变身生产线上的“临时工”。
“全体员工:弓立正在紧急赶制口罩,生产线上人手紧缺,急需包装工,我们倡议大家一起去弓立加入生产队伍。”2月15日10时,同安文旅总经理邵真在微信群里发出一个倡议。短短半个小时,她便收到100多条报名的回复。
同安文旅旗下的景区、宾馆、旅行社从大年三十起便停止营业,在一些职工看来:在家里闲着,还不如为抗击疫情出点力。
当天,邵真拨通了同安区总工会主席洪明理的电话,“虽然我们能力有限,干不了技术活儿,但流水线上一些简单的操作还是可以胜任的。”闻听此言,已帮助弓立公司招工多日的洪明理高兴地说,“国企支持民企,三产支持二产,你们的想法太好了!”
2月16日8时,厦门下起大雨,但丝毫没有浇冷同安文旅这些“旅游人”的志愿热情,大家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戴上口罩,准时出发。为了确保上下班途中交通安全,公司工会专程联系公交公司,为121名职工提供包车接送服务。
“你们真是‘及时雨’!”上午9时,弓立公司生产经理王会站在门口迎接这群新上岗的“临时工”。经过岗前培训,同安文旅121名职工分别走上车工、机台操作工和包装工等岗位投入生产。
“口罩从流水线上制作完成后,需要经过人工检查,将次品挑出来,然后进行包装。”同安文旅的职工老陈坦言,干惯了旅游工作的他,来到生产线上多少有些不适应。“中午吃饭就像‘打仗’,只有半小时时间,工人要穿脱防护服,还要吃饭,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一天下来,邵真包装了1万多个口罩,而团队里速度最快的职工,一天包装了2万多个。
这群“旅游人”在口罩生产线上干得充实,他们希望能干到景区重新开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