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9年04月09日 星期二

推进诉调对接,铺设纠纷解决快车道

广东推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化解模式

近两年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案件46265宗,调解成功率65.1%

《工人日报》(2019年04月09日 02版)

本报讯 (通讯员吁青 白大富 记者叶小钟)广东省“法院+工会”的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做法交出亮眼成绩单:广州、深圳等9个试点地市近两年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案件46265宗。4月2日,在东莞召开的广东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在全省全面推进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

广东省自两年多前开始探索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法院+工会”模式,推进劳动争议诉调对接。省高院和省总工会联合制定文件,试点地区中院联合当地市总工会制定工作方案,推进法院和工会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联合设立工作室,由工会指派特约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到工作室开展诉前、诉中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并参与诉后释法答疑等工作。

这一做法既发挥了法官的专业性、权威性优势,又发挥了工会调解员了解劳动者的优势,整合了法院和工会在劳动争议化解方面的资源,形成纠纷化解合力,取得了良好效果。自2017年4月第一家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挂牌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2月,9个试点地市共受理各类劳动纠纷案件71099宗,成功调解46265宗,调解成功率达65.1%。

推进会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市发言交流,显示各地着力推进诉调对接,铺设纠纷化解快车道。

广州建立“诊调确裁”的劳动争议化解递进机制,实现简案快审、小额速裁。深圳探索打通法院、人社、工会和劳动仲裁委之间的壁垒,推进劳动争议纠纷解决诉调裁对接工作的衔接。同时,通过借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劳动争议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网络,提升劳动争议纠纷源头化解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佛山打破传统诉调对接工作中“社会调解”与“法院调解”以法院是否立案为界的固有思维,全面覆盖诉前、诉中、诉后阶段,形成“工会调解”和“法院调解”有机结合的“双调”机制。同时,探索研发“互联网+法院+工会+当事人”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平台,实现调解事务一站式办理、调解员菜单式选择和案件办理智能化。东莞研发上线“劳动争议在线平台”微信小程序,内置各类办案调解辅助工具,推动劳动争议案件全程在线办理。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吕业升,广东省高级法院院长龚稼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双方都表示将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广东省高院和省总工会将建立健全配套机制,着力优化调解队伍,积极探索调解模式,注重通过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加强对典型性、普遍性劳动争议案件的研究,以完善诉调对接机制。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