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一次跨企业的工匠收徒
本报记者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杨连军 哈聪杰
《工人日报》(2018年05月04日 02版)
4月24日上午11时,河北省沧州市文化大厦一楼大厅内,一场拜师仪式正在举行。在司仪主持下,诵拜师贴、敬茶、行礼、师徒互表心意……一系列仪式后,北京华腾东光公司首席专家韩耕、首席技师商波,收下了来自河北冀春新材料公司的6名徒弟。
“这次收徒的两位专家都是业内‘高手’。”华腾东光公司董事长李玉琢说。
据介绍,韩耕,1957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曾担任北京东方化工厂树脂车间副主任,东方厂与美国罗门哈斯合作经营期间任中方经理。商波,1966年出生,先后担任北京东方化工厂主操工,北京东方亚科力化工科技公司生产班长,华腾东光公司生产主管,还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国企楷模·北京榜样”50名优秀人物。
华腾东光公司所属的北京化学工业集团与河北冀春集团共同组建了华腾冀春科技公司,主要开展丙烯酸乳液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刚刚建成投产,年轻职工多,为了快速打造技术团队,该公司请来北京的专家传授技艺。今后,两位专家每月将有半个月在沧州工作,手把手教授徒弟。
另外,已届90高龄的我国建筑涂料界泰斗、醇酸调和漆发明人朱传棨先生这次也被冀春集团化工公司聘为终身技术顾问,他专程赶来见证拜师仪式。他说,中国丙烯酸乳液产业仍然有着“量大而不精”的不足,高端产品被外国产品牢牢占据,需要民族工业奋起直追。这次工匠收徒,不仅弘扬了工匠精神、传承了师徒文化,更是京冀企业携手共克科技难关的一个实例。
韩耕说:“企业技术和企业文化需要有序传承,在公司内部我也收过徒弟,但像这样跨地区、跨企业的拜师收徒,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我将尽我所能,传道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