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8年03月04日 星期日

互联网时代的就业新趋势

《工人日报》(2018年03月04日 02版)

据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呈现出3个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阿里巴巴直接创造3300多万就业机会;京东集团现有员工已达15万人左右,其中,物流配送员工6万多人,仓储员工3万多人,后勤、行政管理、技术支持和研发等人员5万多人,大大超过了传统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平台型就业”浮现,“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工作机会、付出劳动并获得收益,这种工作形式被称为“平台型就业”。这些就业者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可服务时间也由传统8小时逐渐被延长到24小时。不同平台聚集了不同的需求,同时需求推动着就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而非择业,“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

互联网就业呈现“两低一高”(年龄低、工龄短、学历高)的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人才跨界流动。截至2016年底,京东集团普通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9.35岁;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企业员工平均年龄普遍不超过30岁,这些人思想活跃、兴趣发散,对各种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较为多元便捷,频繁“跳槽”,并把“跳槽”作为提高收入的惯用方式等现象比较突出。

(陈晓燕 彭文卓 整理)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