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新闻特写】寒冬,在大山深处守望

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张贵锋 粘孝康
《工人日报》(2018年02月08日 02版)

2月4日清晨,福建永安市。

大山深处,山风又冷又硬。

永安工务段管内鹰厦线K322+000至K322+400公里处防洪看守点职工桑玉阳,在又陡、又窄、又高的检查便道上却走得满头是汗。他小心翼翼地挪开一棵碗口粗的倒树,身子紧贴山崖,横着一步步走过最狭窄、最危险的路段。

“胆子小,刚开始每次走到这里都头晕,心跳加快,现在习惯了。”桑玉阳笑着说。

这个防洪一级看守点设立于2014年1月,主要任务是防止边坡塌方和落石,保障列车安全通行。看守点的房子用普通轻钢结构的活动板搭建而成,大伙儿都习惯称它为“窝棚”。

防洪看守实行24小时全天候作业。桑玉阳、陈春华和兰钦然3名职工每人每天轮班工作8小时。起初“窝棚”中没水没电,看守员多是从家中带一大壶水,或者接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用液化气灶烧开后饮用。夜间就靠点蜡烛照明,但只要风一大,烛火就容易被吹灭。“想吃个烛光晚餐都不得安生。”陈春华自我解嘲地说。

对看守点职工来说,工作中危险如影随形。看守点所在的山体是“危石山”,仅列入危石档案的大石头就有136块。桑玉阳告诉记者,近年来附近还经常有大型施工建设,施工爆破常见,易造成山石松动、山体位移。职工在“看紧”危石的同时,还要防止“飞来”碎石,需要时刻绷紧神经。

段里根据危石的特点对症下药:对有裂缝的危石,灌入水泥浆,并在靠近铁路线的方向挖地基,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确保其不会移动;对大石头,用铁锤将其破成小块;对大面积的危石群,则修建主动网、被动网、挡石墙和框架锚杆,确保危石不“捅娄子”。

看守点背后是滔滔江水,前面是巍巍大山。夏天,眼镜王蛇、银环蛇、竹叶青等毒蛇经常爬进“窝棚”里。

“险情、毒蛇、老鼠、野蜂都不怕,只要小心点就没事。最怕的是‘年’。”去年年三十,刚好轮到桑玉阳上班。他从家里带了水饺、水果、花生、瓜子等,一个人静静地吃了顿年夜饭。远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附近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灯光透着浓浓的暖意,巨大的孤独感包围了桑玉阳。拨通电话给80多岁的老母亲拜年,才喊了一声“妈”,眼泪就刷地流了出来。

“职责所在,必须坚守。这份工作再艰苦、再孤独,总要有人干,既然干就要好好干!”桑玉阳说道。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