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8年01月21日 星期日

汕头打好“侨”牌发挥“侨”优势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华侨试验区的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刘友婷 本报实习生 靳曼洁
《工人日报》(2018年01月21日 01版)

广东汕头是百载商埠、著名侨乡。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侨”命名的试验区。

打好“侨”牌,发挥“侨”优势,华侨试验区正书写着创新故事。

打造“政务直通车”服务企业

1月18日11时许,华润集团工作人员到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办理汕头市华润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登记注册手续。试验区管委会和市金融局现场审查并出具知悉函,市工商局华侨试验区分局现场完成相关登记注册资料,并指派专人带领华润集团工作人员前往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当天14时,华润集团便顺利拿到股权投资基金营业执照。

仅用3小时就拿到股权投资基金营业执照,华润集团经理王可暘对此赞不绝口:“这服务,优质、便捷、高效!”

据了解,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为落户项目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直通车”。在汕头市首批60项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后,试验区管委会实行“一工作日”审批制。在审批流程上,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职能局室审批制,重点问题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对手续完备审批办理的,给予即来即办,一律实行一天审批制;需第二天审批的,相关局室领导必须亲自解释说明情况。

为华侨打造“共享创业”平台

走进华侨华人创业创新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新生代侨创之星”展示墙。“展示墙选取了26名有华侨背景或留学经历的创业者故事进行展示,既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创业者的勉励。”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陈超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华侨华人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为有华侨背景或留学经历的创业者打造了一个“共享创业”平台,不仅提供创业工位、会议室,还有专门为创业者答疑解难的智库研究院。

该服务中心大力扶持初创业团队,减少初创业成本。“我们提供创业工位,创业者可以带着项目过来免费入驻。”陈超华介绍,入驻的创业团队若在6个月后产生纳税行为,服务中心会向其收取每月300元的服务费。半年后没产生纳税行为的团队还能继续免费使用中心资源一年,一年后会为他们提供独立办公室,而仍没有起色的项目团队就要退出。智库研究院为创业团队提供智力支持,航宇卫星科技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从“被维权”到“自主维权”

澄海是世界知名的玩具礼品生产基地,2016年玩具产值443亿元。澄海宝奥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华侨试验区重点建设的六大示范园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首个玩具产业综合体。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意识增强,我国玩具产业逐渐从“被维权”走向“自主维权”。2017年3月1日,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落户澄海,正式投入运营,构建起汕头市玩具行业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快速通道,为加快玩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新途径。

“专利维权程序复杂、时间长,而玩具产品更新快、创新开发周期短。为适应企业要求,专利维权必须提高效率,实现快速维权。”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主任张振强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