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万里草原“人人都是环卫工”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九色香巴拉的“生态信仰”
“没想到这里现在这么干净、这么美,路边见不到一个废弃的塑料袋,这变化真是太神奇啦!”兰州市民王兰玉退休后每年都要去甘南旅游,对当地的环境之变赞不绝口。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古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通衢要塞。从辽阔草原到雪峰高原,从镜湖到丘陵,这里的生态系统和独特风情,孕育出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的绚丽景观,享有九色香巴拉的美誉。
近年来,甘南州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向“脏乱差”宣战,在全省率先掀起了一场 “环境革命”。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实现了“视线之内看不到垃圾”的目标,铺就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信仰”和“环保自觉”
曾经的甘南,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牧村人畜混居,乱堆乱放、乱倒乱扔垃圾的积习难除。
2015年3月以来,在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甘南州自加压力,将创建目标加了3个字——“无垃圾”。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展开了一场“伤筋动骨”“入心入脑”的“环境革命”。
在高原、高寒的藏区打造“全域无垃圾”,是十分不易的工程。甘南州委州政府通过干部带头,动员群众参与,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和村规民约,对城区、乡镇、村组、公路沿线、景区景点、河道水域实行分片包干。从重点整治到逐步拓展,形成了一套常管长治机制,这个闭环运行体系,保证了整治成效不反弹。推动全民参与,无论职位高低、从事何种行业,必须每周定期上街整治,万里草原“人人都是环卫工”。在空间上实现“全覆盖”,囊括了每一个角落;在时间上“全天候”,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做到了及时、随时保洁,并在考核全过程将责任细化压实。
如今在甘南,“全域无垃圾”已成为各族人民发自内心的“生态信仰”和“环保自觉”。
甘南州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是这场“环境革命”的一个缩影。该村位于碌曲草原腹地和国道213线上,海拔3500米,四周草原山脉环绕,是高原生态与草原风光结合的一处天然美景。
近几年来,尕秀村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整治,陆续完成了铺庭院、刷围墙、换暖廊、建浴室、通暖气、改厕所、装厅堂、盖厨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倡“家家参与、户户配合”,组织牧民全面打扫家庭卫生,该村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草原上看不到垃圾,放眼望去一片干净整洁。
千万个“杨格桑”的辛劳
“这个垃圾箱里的垃圾最好分类一下,把塑料瓶分拣出来。”在迭部县电尕乡电尕村,73岁的杨格桑每到一地,都要察看垃圾箱设置。作为甘南州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他在详细了解当地的垃圾处理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后,还要将这些问题归类总结并向当地的村干部反馈。
几年前,退休后的杨格桑和好友成立了登山协会。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草原上花花绿绿的塑料袋、饮料瓶让他触目惊心。掀起“环境革命”后,在杨格桑的倡议下,甘南州环境保护协会成立,原来的登山爱好者变成了环保志愿者。几年时间,他们走遍了甘南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捡拾垃圾,或简单分类后就近处理,或将不能降解的饮料瓶、塑料袋带回市区,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在去年的“最美中国榜”中,甘南州榜上有名,成功荣获“最美中国·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称号。
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着千千万万个“杨格桑”的辛劳。杨格桑说:“以前街道上和草原上粪便、垃圾遍地,现在甘南的城乡垃圾处理已经走在全省的前列,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2017年夏天以来,甘南州总工会组织职工志愿者8万余人次,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活动969次,清理垃圾60余吨。同时,筹措资金50余万元,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购置休息室12座。玛曲县总工会筹资5.9万元,组织全县56名优秀环卫工人赴云南考察学习,全程享受劳模待遇,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环境革命”的热情。
陇原城乡展露新颜
如今的甘肃,正在以甘南为“样板”,掀起一场深入持久的“环境革命”。
2017年6月28日,甘肃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在甘南州举行,提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至2018年底,首批3市(州)、11县(区、市)要全部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指出,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全面小康、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题中之意,是一项投入小、见效快、作用大、影响面广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全省各地要把环境整治作为发展全域旅游、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向优美环境要效益,以良好营商环境促发展,塑造甘肃新形象。
一场声势浩大、意义深远的环境攻坚战,已经在陇原大地拉开大幕。按照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2017——2020年)》,全省14个市州正在全面排查城乡陈年垃圾堆弃情况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在规定时限内,全面清除辖区内所有陈年垃圾,达到视野之内(村镇周边、交通沿线、景区周围)无垃圾的要求,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到2019年6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垃圾转运场(站)、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率要达到100%。
从量变到质变,“环境革命”正在让陇原城乡展露新颜,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甘肃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