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村民宿经营户“取经”记
2017年12月中旬,杭州市职工休养院迎来了25位特殊的客人——来自淳安县下姜村的民宿经营户。他们在杭州住了一个星期,却足不出户。原来,下姜村现在是首家杭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他们是来“取经”的。
“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要把这次培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民宿服务中去。”下姜村民宿经营户姜红梅说。
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联系点,他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四到下姜村。在10余年的发展中,这个偏僻小村从山坞变身产业基地,由贫困村华丽转身为“绿富美”乡村,生动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篇章。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和民宿业发展迅速,全村已经有民宿23家,近300张床位。
2017年10月18日,首家杭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落户下姜村。
不过,工会干部们注意到,下姜村很多民宿经营户都是以前的农家乐转型而来,不同程度地存在服务粗犷、餐饮简单、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同时,村委会和村民们也在思考:怎样才能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更好地为职工(劳模)疗休养做好服务?最终,他们决定到杭州“取经”。
杭州市职工休养院总经理陆军专程来到下姜村实地考察,决定先请民宿经营户来杭州观摩规范化的民宿服务,让他们有切身感受。下姜村的民宿经营户们在参观了西湖周边的精品民宿后,纷纷表示大开眼界。接下来的培训学习,更让他们感到“解渴”。
此次培训,杭州市职工休养院出动了多位“行家”,包括餐饮部经理周杰、营销部经理刘乘龙、房务总监祝宏波、厨师长张正良等人。规范化经营、线上线下推广、标准化服务……一周时间里,授课老师们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民宿经营户提供了一场多维度的集中培训。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说:“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建设,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回应,是为职工和劳模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式、柔性化服务的窗口。”
“接下来,我们还会进村服务。”杭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市总将深化服务对接,在组织一线职工和劳模工匠赴下姜村疗休养的同时,邀请旅游业、民宿业相关专家把脉、出招,提出项目可行性报告,挖掘景观游、人文游、红色游、体验游的潜力,推动下姜村旅游业和民宿经济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