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电力建立联络员巡视调研制度
17年来,累计专办967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
本报讯(记者康劲 特约通讯员李明东)“对甘南、临夏等偏远、艰苦、高海拔地区的一线职工,应该在薪酬福利、疗养休假等方面采取政策倾斜……”2017年12月下旬,针对 “工字号”巡视员提出的建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回应职工诉求。
“工字号”巡视员,是职工群众对董事长(总经理)联络员的称呼。从2000年开始,国网甘肃电力持续推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常态化建设,探索建立了董事长(总经理)联络员制度,200多位来自生产一线的职工代表和生产骨干从此多了一项新使命。17年来,联络员们围绕着企业改革、生产生活环境、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开展专项巡视调研工作,聚焦一线困难,反映一线实情,累计提出了967项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表示,建立联络员巡视调研制度不仅是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更是发挥国有企业党建的独特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监督落实职代会决议和企业党委的决策部署,使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得到了真正落实。
“工字号”巡视员既是企业改革的“智囊团”,又是职工权益的“代言人”。为确保巡视调研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巡视前,工会与行政有关部门研究部署巡视方案、确定巡视内容,制订巡视计划,并对巡视小组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巡视中,各联络员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准确地掌握职工诉求;巡视结束后,形成专题报告,召开董事长(总经理)座谈会,一项一项抓监督、抓整改。
马慧君是甘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的调度值长,作为基层的90后职工,从2016年被聘为公司第七届董事长(总经理)联络员以来,已经连续参与了3次巡视调研。在她看来,每一次的巡视不仅发挥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更通过巡视、监督、落实、整改的过程,提升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