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一家西部传统企业的“一带一路”

本报记者 康劲 本报通讯员 李延山 罗卫红
《工人日报》(2017年12月11日 01版)

当下,地处北半球的中国祁连山正迎来银装素裹的冬季,而远在南半球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却进入“紫色的春天”。1.3万多公里的时空距离,印证着我国一家西部传统企业奋力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作为。

约翰内斯堡在恩古尼语中被称为“黄金之城”,街头盛开的“紫薇花”让城市分外妖娆。甘肃金川集团南非梅特瑞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乔富贵对窗外的美景无甚留意,他关注的,是来自祖国和集团本部的讯息,“正是紧随‘一带一路’建设的节拍,我们从祖国的大西北来到南非,党的十九大报告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他表示。

在甘肃金昌,党的十九大代表、金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在龙首山矿600米井下讲了一堂特殊党课——“十九大报告提到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们金川迎来了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有做国际龙头企业的目标、情怀和格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席话,引发现场职工的热烈掌声,也道出了正奋斗在世界各地的3万多金川人的共同心声。

镍,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更是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缺镍的钢铁会患“软骨病”。上世纪中叶,国家镍资源紧缺,被迫送出73吨小麦、再加上15吨对虾,才能进口1吨镍。

1959年,金川镍矿开发建设。历经50多年的发展,金川成为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第三大铜生产企业,保障了国内90%镍和铂族金属供应。金川,也因此被誉为 “中国镍都”。

回首过去,金川集团曾见证中国工业“站起来”的辉煌,今天,紧随“一带一路”建设的脚步,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他们正在书写助力中国工业“富起来”“强起来”的图景。

2013年10月,地处西北内陆的金川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迈出了借海“远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40万吨铜冶炼项目在广西北部湾的防城港投产。

金川集团本部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中心,防城港坐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力点。从此,依靠北联“一带”、南接“一路”的战略优势,金川集团瞄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沿科学技术,专注于镍钴资源及伴生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紧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需求,拓展出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金川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进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确定了12个重点领域的攻关方向,促进公司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跃升为国内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资源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世界领先的镍钴铜冶炼精炼优势,正在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释放强劲的“正能量”。

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预计到2025年,仅国内电动汽车用镍将增加到15万吨、用钴增加到3万吨,是目前用量的5倍,另外还将带来每年约40万吨左右铜的需求。

“金川的未来发展,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强劲的原材料支持。”进入10月,金川全面开启了“奋战100天,打赢镍铜增产攻坚战劳动竞赛”的新模式。

全国劳模、金川集团铜与贵金属电解一车间机组班班长彭明连日来格外兴奋,“今天我们围绕安全生产、产能提升、工艺优化、设备保障全面开展的技术创新、增产增效,都是对国家和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的新期待、新希望。”

“通过与金川的合作,我们也在分享着中国发展的红利。” 印尼的红土矿冶炼项目正在建设,外方的合作伙伴正在通过金川认识中国。预计2020年前后,共同投资建设的这处红土矿湿法冶炼项目,将在当地形成年产镍5万吨、钴5000吨的生产能力。

刘士华是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熔炼班班长,以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今年以来开展实施了7项专项劳动竞赛,取得了20项技术创新成果、诞生3项先进操作法。就在今年10月,处理精矿16万吨,创造了单班单月最高的历史纪录。他说,“随着新经济、新能源的蓬勃兴起,我们一线工人必须挖潜、提质、增效,把创新创效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支持企业走向世界一流。”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我们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更加快了对镍钴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未来要从废旧电池的中回收、利用好宝贵的镍钴资源。”在王永前看来,要想做世界认可的“一流企业”,就要为人类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