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他受益于金秋助学,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后每年都要捐助贫困学子,从过去的受助者,成为今天的助学者——

一位浙江小伙儿爱的“反哺行”

本报记者 李刚殷 本报通讯员 陈毛应
《工人日报》(2017年09月01日 02版)

“各位学弟学妹,生活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贫穷。”

还是那间普通的会议室,还是一样的会议内容。唯一不同的是:16年来,参会的对象年年都是新面孔。而今年,其中有一个人却是老面孔,他就是马丽君——一个过去的受助者,今天的助学者。

“我上大学期间,每学年都在这里领到安吉县总工会送来的助学金,毕业工作后,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尽微薄之力从工资中挤出1000元捐给县总工会,以表达感激之情。而且,我会一直把爱心延续下去!”8月29日,在浙江省安吉县总工会举行的金秋助学座谈会上,马丽君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马丽君出生在安吉县鄣吴镇上吴村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他和姐姐从小就品学兼优。那时,每年开学之际,都是这个家庭最纠结的日子。马丽君至今记得,姐弟俩的学费都是先欠后还,“特别是在姐姐考入大学、自己从村里到镇上读初中后,家里更是困难重重。”

家境贫穷促使马丽君刻苦学习,2000年中考揭晓,他以鄣吴中学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安吉高级中学。那个暑假,为了筹集学费,他跟父亲去打工,虽然挣了点钱,但还是先要保证姐姐的大学学费,“到安吉高级中学报名时还是欠交了学费。”

“上高中以后,班主任陈铭飞老师知道了我家的境况,就经常向我的饭卡里充钱,还给我买了新棉衣。”马丽君说,“高二时,县国税局的领导与我结对,每学年都给我1000元的资助,使我顺利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

高考揭晓,马丽君当年以691分的成绩名列安吉县文科第一名,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家里得到这个消息既高兴又难受——学费难呐。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县总工会开展金秋助学行动,行动承诺,只要是贫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学,每年都会资助2000元直至大学毕业。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县总工会。

马丽君领到了助学金。同时,县里的一位爱心企业家得知他的家境后,也承诺每年资助他5000元学费。

进入大学后,马丽君刻苦学习,毕业后考入天津海关工作。

“2007年9月入职,本想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捐给县总工会,但当时父亲病重住院,未能如愿。”自2008年起,每年的七八月份,马丽君的父母都要问他把钱捐出去没有。

“我是在爱心中长大,我更要用爱心去接力,把爱心传递后人。”马丽君说,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不要忘记贫困的艰辛,不要忘记善行能给有需要的人带来温暖。

马丽君现已调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工作,育有一双儿女。

安吉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卓良说,自2002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以来,县总已累计发放助学金200多万元,资助了311名贫困职工家庭的学子完成学业,每年的金秋助学座谈会既是一次爱的洗礼,更是播撒爱的种子。不少像马丽君一样的受助者走上社会后,又主动参与到助学活动中来,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爱心接力棒。

当天的座谈会上,49名受助者中的代表、来自云南砚山县的沈虹城同学说,“我父母都在安吉企业上班,我今年考取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次得到安吉县总工会的5000元助学金,我将努力学习,毕业后一定要像马丽君大哥一样,回报社会。”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