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去产能职工就业创业的路上,身为职工“娘家人”的工会干部始终都在——
【砥砺奋进的五年 民生新变化】“确保每一名职工就业有出路”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大环境中,有着11年煤炭企业工作经历的赵静成了一名转岗待业人员。正当她为今后生计发愁时,事情出现了转机:2017年5月,山东省总工会针对转岗职工再就业拨付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在安置职工较多的山东能源集团和济钢集团开展培训,为万名职工培训和转岗就业提供服务。赵静幸运地成为其中的“学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伴随去产能在钢铁、煤炭等多个领域不断推进,5年来,全国各级工会想方设法协助党和政府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提供免费培训、组织招聘会、提供创业服务……努力确保每一名职工就业有出路。
●送政策
——鼓励职工就业创业
安徽宿州某洗车店店长王海云,以前曾是安徽钱营孜矿政工科的一名宣传干事。
2016年,在矿上推行转岗分流期间,她拿到了工会送来的《安徽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宣传材料。在详细了解关于扶持创业的各项政策后,她与几个工友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开起了洗车店。曾为失业发愁的王海云,如今的目标是“洗全城、全城洗”。
化解过剩产能实施以来,工会的目光锁定了如何通过强化源头参与、政策支持,帮助转岗分流职工尽早就业创业。
作为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总积极参与制定化解过剩产能政策,为促进去产能职工就业创业营造有利环境。2016年4月,人社部、全总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对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促进转岗就业创业等提出明确要求。河北、江苏、湖北、辽宁等地工会也积极参与到地方化解过剩产能规划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当中。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工会界委员和来自工会组织的全国人大代表也聚焦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与就业工作、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好的政策还要让职工真正知道、享受到、利用好。为此,各级工会以多种形式送政策到职工身边。如,山西省总工会制定下发了“两个清单”,即《地方工会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清单》《企业工会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清单》,对各级工会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将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梳理汇编成册,发到涉及去产能工作的地方和企业工会主席手中,同时组织去产能企业工会干部业务培训,为各级工会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提供法律依据、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黑龙江、河北等地工会还积极协助稳岗企业和创业人员享受相关补贴补助政策。
●送岗位
——帮助职工量身定制“好工作”
据人社部估算,煤炭、钢铁行业在化解产能过程中将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职工们的新饭碗从哪里来?
2016年3月19日,一场为武钢职工量身定制的招聘会,帮助2000多人达成了就业意向。这场招聘会由武汉市总工会、人社局和武钢集团工会等部门主办。现场有330多家企业提供96个工种、1.2万多个招聘岗位。工会的目标只有一个:“保证每一位有工作意愿的职工都有岗位”,维护职工劳动就业权益。
类似的故事在全国各地悄然发生。开展职业介绍、劳务对接……各地工会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职工分流搭建平台、开拓渠道。工会作为促进职工就业创业的重要力量,打造了就业创业援助月、技能培训促就业等一系列工会工作品牌。
今年第二季度,为促进失业人员平稳转岗就业,全总就举办了京津冀蒙工会跨区域促进就业创业系列活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工会对口就业合作座谈会等多项活动,充分整合各地工会就业服务资源,为促进去产能中职工就业形成合力。据统计,仅全总开展的“2017年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免费就业服务708.49万人次,成功介绍就业207.18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工会创新性地开启了一系列新的合作模式: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上万名职工面临分流和重新安置,江苏常州制造业每年需要大量普工。为此,江苏、安徽两省总工会迅速找到对接“接口”,开启了携手安置去产能职工行动。据统计,安徽省通过工会组织的劳务输出就业平台,解决了数千名过剩产能企业分流转岗职工的就业。
——针对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陶一矿闭井、部分女工失业的实际情况,河北省总工会与企业工会反复沟通,谋划了邯矿集团陶一矿女工春韵作坊服装加工项目,安排了18名下岗女工就业;唐山市总工会则与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共同搭建了转岗职工就业平台,帮助开滦集团315人达成劳务输出意向。
……
●送技能
——增强职工立身之本
各级工会组织深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伴随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同时,还有新兴行业的发展和兴起。如何让职工适应改革需求、转型需要?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无疑是立身之本。
为此,全总建立了金蓝领职工技能培训示范点;依托工会院校、职工技能实训基地和多媒体手段,加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加强技能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培训;构建职工教育培训立体化网络,帮助广大职工更好地适应创新带来的市场变化和创业就业条件变化……
结合各自实际,各地工会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技术提升活动:
——今年5月,山东省总工会拨出500万元专款,为转岗安置职工较多的山东能源集团和济钢集团两家企业提供10个专业、37期、2600多人的专业技能培训,为万名职工提供就业对接服务。
——山西省晋中市总工会在煤炭企业深入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大力培育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位和创新班组,同时充分利用市总工会及各县的培训基地,加快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河南,为助力平煤神马集团转岗分流职工就业,平顶山市总工会拨出20万元专项资金,将技能培训送到了矿区。培训历时半年,近千名职工参加培训。
……
在一项项耐心、贴心、热心的服务中,工会与各地政府、企业协同努力,缓解了去产能对职工的影响,帮助大批职工找到了“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