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租“高考房”更重要的是什么?
又到一年高考时。
每年这个时候,考场周边的宾馆就格外火爆,当然,临时提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今年也不例外。根据同程旅游发布的《2017“高考房”预订趋势》,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的“高考房”预订量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型和三星以下酒店占高考房总量的八成左右。
家长们租“高考房”,有着现实的需求。因为,各地高考考点的分配并非完全依照考生实际居住地或学校所在地就近分配,而是在所在市或者县区内随机分配,并且考生完全没有选择空间。这就使得考生居住地和考场可能距离过远,通勤时间过长。也就是说,要化解家长们的“高考房”焦虑,首先要在考场地点分配上更加灵活化和人性化。
不过,在有的地方,“高考房”还是“变了味”。有的宾馆趁机高额提价,出现了“天价房”。有的地方出现了“囤高考房”现象,在考点公布出来之前,家长们就先在不同的旅馆订好房间,甚至订下多个房间,然后再互相交换,讨价还价。
不过,许多家长之所以愿意在“高考房”上一掷千金,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子女前期教育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和物力,如果相比于京沪动辄千万元的学区房,一天千元的“高考房”又算得了什么?
这样的教育投入,是不是有点,过火了?
很多家长会认为,只要我在孩子身上花了足够的钱,孩子就一定会脱颖而出,还有的家长会觉得,只要孩子错过了一步,步步都会落后。于是,在抢“高考房”之前,他们还抢过双语幼儿园学位、名校学区房。家长们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不要落后一厘米,在高考前的每一步,永远都有人护航。
当然,高考就是这场竞赛的终点,有的家长会觉得,高考成功,万事大吉,以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真的如此么?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印度电影叫《摔跤吧,爸爸》。昔日的摔跤国手训练女儿练摔跤,为了圆上自己曾经的金牌梦,也为了改变女儿的命运。
11年前我从高考考场走出来时,看到场外家长们的眼神,和电影中爸爸看着女儿比赛时的眼神,一模一样,盼望着子女能够抓住自己当年错失的机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在《摔跤吧,爸爸》的结尾,最后一场决赛,爸爸没有出现,女儿凭借自己的判断战胜对手, 拿到了金牌。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不是每一步成长,都能有父母陪伴。教会孩子如何独自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既能以平常心看待人生中的每一个岔路口,也能以平常心在这些岔路口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比为他安排好一切,从学区房到高考房,更加重要。
毕竟,就算高考夺魁,就算拿到了奖牌,这也只是人生中的一步而已。学会独自行走,比别人扶着多跑了几步更有意义。因为高考之后,乃至大学毕业之后,他都要独自面对每一次挑战和选择。
明年,就是2000年出生的“新千年一代”,走进高考考场。希望他们的未来,能够与我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