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动“工运知识进高校”
“毕业前最后一课,入职场第一课”
为应届毕业生传授维权知识,提供就业指导
本报南京5月10日电 (记者王伟)还有40多天就要离开学校踏上职场了,今天下午4时许,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100多名学生,陆续来到B16教室。他们今天要上一堂特殊的课,课件名为“职场之路,工会为您保驾护航”,内容包括工会知识、劳动者权益维护、就业指导等。这是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开展“工运知识进高校”活动的一幕场景。
“你们知道工会吗?了解工会吗?”今天的讲课老师,是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刘瑛副教授。看到点头的同学不是很多,她便换了个问题:“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有个工会主席,大家知道吗?”“郑西坡!”好多同学齐声回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
刘瑛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中国工会的历史、工会的性质,以及工会会员的权利义务。随后,着重讲解了进入职场后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何加入工会?加入工会有什么好处?进入职场该怎么签劳动合同?怎样提防合同陷阱、试用期陷阱?如何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没人中途离开,也没人玩手机。
45分钟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学校的课程都上完了,这是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也是走入职场前的第一课。”包装工程系大四学生小林对记者说,听了这堂课,自己了解了许多工会知识,还学到了不少维权要领,“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心里更有底了。”
南京林业大学工会主席李琴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大部分要到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行业就业。以前在学校学的都是专业知识,没怎么接触过有关工会的知识,不清楚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举办这种讲座很有必要,这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
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副主席孙焱表示,该省有146所高校,100多万名在校学生。为了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更好地知晓劳动者权益、了解工会组织,从而“有准备”地走向工作岗位,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从5月9日起先期在南京高校中开展了“工运知识进高校”活动。
记者了解到,前些年,江苏省总工会和省有关部门率先开展了“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激励广大学子刻苦学习,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如今开展的“工运知识进高校”活动,则是进一步为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们提供实用服务。
下一步,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将结合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在辖区所有高校广泛开展“工运知识进高校”活动,让应届毕业生在“最后一课”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