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夏荣斌读书记
“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正在台上深情朗诵的,是中建二局一公司47岁的女农民工夏荣斌。
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该公司工会特意在北京顺义区中国数字医疗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举办了一场读书活动,也就是公司每周开展一次“荣斌读书会”读书交流会活动。
“荣斌读书会”,就是以夏荣斌的名字命名的。记者在活动现场见到带着淡淡的书卷气的夏荣斌。十几年前她随丈夫从江苏来到北京务工,在建筑工地,她做过油漆工、小工、勤杂工等,如今她已成为公司劳务施工队的中层管理者,并成功考取劳动力管理员资格证和注册二级建造工程师证书。
夏荣斌说,是读书让她走上成才之路。
“是割舍不了的读书梦成就了我”
“我从来都没量过血压哩。”望着电子血压器,工地新来的农民工感觉新奇。而夏荣斌作为公司劳动力管理员,她要把好工地用人的第一道关口,就是对新进人员进行血压、听力、视力的基本筛查。
“别紧张。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农村出来打工的。”夏荣斌的一席话一下子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农民工们开始伸出胳膊。
4月22日中午,《工人日报》记者在工地见到夏荣斌时,恰好有新农民工报到,记者目睹了她工作的一个侧面。
“如果不是因为我从未放弃读书学习,我现在还奔波在各个工地上打工,不可能成为公司的管理者。是割舍不了的读书梦成就了我。”夏荣斌结束了工作后这样告诉记者。
夏荣斌说,她从小学习勤奋,成绩一直很优秀,但高三时,因养父母无力再供养她上学,不得不放弃学业,扛起家庭的重担。虽然大学梦破灭了,但夏荣斌对读书仍有强烈的渴望,农闲时经常看书。
“不管做什么都想把它做好”
2013年,夏荣斌被派到该公司北京大兴项目工地,她对公司的文化福利特别感兴趣。她的业余时间常常是在“职工书屋”度过的。爱读书、求上进的夏荣斌引起大家的注意。
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2013年8月,夏荣斌所在的劳务公司分包队资料员离职,需要一个懂资料管理的人去协助准备竣工验收资料。分包队队长知道夏荣斌爱读书,就推荐了她去。夏荣斌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2014年,公司需要一名劳动力管理员,公司鼓励夏荣斌参加劳动力管理员的资格证考试。在淘汰率为70%的劳动力管理员资格考试中,夏荣斌一次性顺利过关,成为一名劳动力管理员。
然而夏荣斌并没止步于此,“在工地上没有一点建筑业专业的知识,很多东西自己都讲不明白,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夏荣斌决定参加二级建造师的执业资格考试。
2015年,夏荣斌又一次性通过了二级建造师和安全员B级证书的资格考试。她说:“不管做什么都想把它做好。”
“不读书会‘退化’”
夏荣斌现在所在工地的“职工书屋”全天候免费为职工开放,这为热爱读书和希望业余充电的工人提供了条件。为鼓励更多员工读书成才,公司决定打造一个夏荣斌命名的“荣斌读书会”。
该公司首先在总部“职工书屋”挂牌成立“荣斌读书会”,将总部机关爱好读书的职工组织起来,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以打造智慧总部为宗旨,提升总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
其次,扩大读书会参加人员范围,将全公司所有喜欢读书的职工吸纳进来,组织读书会、诗歌朗诵会、专业知识培训、交流、户外读书采风等活动,逐步将读书会打造成企业文化建设品牌,让公司涌现更多的夏荣斌。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公司工会将举行每周开展一次的‘荣斌读书会’活动。欢迎你们明天过来体验一下。”公司工会主席李卓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于是便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我还有考一级建造师的愿望。”读书交流会活动结束后,夏荣斌告诉记者。为此她还要先取得大专以上的学历。“现在的社会发展这么快,不读书不学习感觉就会‘退化’。”夏荣斌说。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2017年,夏荣斌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通过成年高考考取的工程类大专院校。她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学习永远在路上。”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