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

一线代表委员呼吁让“金蓝领”成为技术工人的自觉追求

聚焦“绝活不能真成了‘绝’活”③:“咱们得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本报记者 林琳 卢越 陈晓燕
《工人日报》(2017年03月11日 01版)

为了自学机械制图,他买来习题研究。这对初中毕业的他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尽管做了几本习题,但他心里依旧没底,因为不知道对错。于是,他偷偷拿着习题去找有专业背景的人……

今天,讲起20年前自己刚进厂时自学的情形,山东豪迈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王钦峰代表依然历历在目,“那时都是偷着学,怕别人看见,一个初中生学什么技术?”

王钦峰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全国劳模,而且拥有了3项国家专利,改进过43项设计工艺和23种工艺装备,获得的物质奖励和各项荣誉让管理精英们都羡慕不已。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亟须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在《中国制造2025》号角吹响的今天,咱们工人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先学好技术。”王钦峰代表说,希望广大技术工人将“金蓝领”作为自觉追求。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话题引发了诸多关注。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大国工匠”。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为5%。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一线工人自身该怎么做?

“我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理想信念。”全国政协委员、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表示,自己接触的一些年轻工人,受到了浮躁风气的影响,不够脚踏实地,应该沉下心来,在岗位上学习技术、磨练技术。

“当然,学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代表说,学技术的过程,也许很艰难,也许很漫长,但年轻工人一定坚持下去。

“提升自身素质,做一名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对于今天的一线工人来说,是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路径和机会的,关键在于要有学习技术、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代表委员们表示,很多企业有一整套培训职工的“充电”机制,还有各种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安排,工人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条件。

“我们工人要对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应该看到,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已经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而且,目前全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让钻研技术者有尊严、有奔头的氛围。”董林代表说。

“产业工人真的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学知识、学技术的机遇,提升自身的价值,同时创造更大的价值。”广东昭信企业集团董事长梁凤仪代表说。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