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3月02日 星期四

做实基层 惠及职工 搞活机制

四川工会改革着重强化“三个导向”

《工人日报》(2017年03月02日 02版)

本报讯(高柱 记者 李娜)“紧抓改革契机,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解职工所难,把更多的工会资源投入到基层一线!”2月21日,在四川省总工会第十三届七次全委会暨工会改革动员部署大会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如是向全省工会干部提出要求。

据了解,经过一年的调研走访、意见征集以及26次内容修改,《四川省总工会改革方案》目前正式启动实施。据介绍,为实现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不断激活干部群众和工会组织生机活力的改革目标,该省在改革思路上着重强化了做实基层、惠及职工、搞活机制“三个导向”。

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将增强工会领导机构代表性,省总工会常委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中一线职工代表和劳模先进比例分别不低于20%、30%、60%;按照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原则,设置兼(挂)职副主席2至3名;推进机构编制设置改革,整合工会网络、信息、民主管理等部门职能,设立网络部、社会工作部和基层工作部;实行省总工会编制“减上补下”,省总工会将精简机关编制5%和直属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0%,充实到县级工会。

为补齐基层工会薄弱短板,在经费资产监管方面,将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向职工倾斜力度,坚持基层工会经费分成比例不低于60%、工会会员个人所缴会费全部用于基层,省总工会本级用于直接服务职工和对下补助的经费支出不低于年度总支出的70%;省、市、县三级总工会从县属单位拨缴的2%工会经费中共同筹集9%的经费,专项用于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开展工作。

在搞活机制方面,着重推进工作项目化、网络化、平台化、社会化、群众化。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模式,将工会工作拓展到网上和移动终端;探索职工会员卡服务新形式,以会员卡集成职工普惠化服务项目,实现精准服务;建立完善购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党政支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会工作社会化模式;建立完善联系职工群众长效机制、适应职工需求的工作方式以及科学分类评价体系。

据悉,四川省总工会改革任务将于2017年底基本完成,各市(州)、县(市、区)总工会改革任务于次年基本收官。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