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培训后考试,先资格认证再分级管理
平湖: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也有“职称”了
实施动态管理,“职称”每年一审,不搞终身制,不同级别有相应的工作津贴
本报讯(记者邹倜然 通讯员徐志良)如今在浙江省平湖市,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也有“职称”了。平湖市实施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和分级管理以来至2016年底,已有188名非公企业工会主席领到了“职称证书”。有关人士认为,此举促进了当地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要‘评职称’首先得参加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培训课程。”平湖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洪宝介绍说,完成这些课程后才可参加认证考试。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一考核的对象不仅局限于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企业工会干部,未从事过工会工作的职工也可纳入认证范围,旨在培养基层工会工作后备干部,建立工会人才储备库。
据介绍,通过资格认证者,就可以通过分级管理机制“评职称”了。评审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品质、工作效率、协调能力、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工作创新等8项。先由各镇街工会给出评价意见,最终由市总工会审定,划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未定级4个级别,评上初、中、高3个级别的工会主席,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的工作津贴。“实施动态管理,‘职称’每年一审,不搞终身制。”朱洪宝说。
该制度实行3年多来,充分调动了企业工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企业工会间形成了比效能、比创新、比实绩的竞争局面,并产生了“先进带后进”的示范效应。基于此,平湖市总又开展了区域(行业、产业)工会组织分片管理,鼓励获评高等级的工会主席按照区域、行业、产业等分布情况,结对其他企业,建立传帮带制度。
日本电产(浙江)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徐威是首批“高级职称”获得者,他结对了斯凯孚驱动系统(平湖)有限公司工会,通过走访,向结对方提出了如何用好工会经费、如何为职工合情合法维护权益等建议,使对方公司的民主管理步入正轨。以往斯凯孚公司的职工福利发放、年度公司旅游等都由行政说了算,去年这一惯例改了。在工会的组织下,公司召开了职工大会,征求职工关于一年一度的旅游意向,最后经全体投票选出了多数职工满意的方案。
平湖市独山港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王丽红表示,片区管理模式有利于成员单位小范围之间的沟通、协调,组织活动更有针对性,职工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更高。更重要的是,一些工会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企业,通过具有“高级职称”工会主席的结对带动,工作逐渐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