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2月12日 星期日

全球共有超过800种癌症药物在研发,其中73%的药物都是针对个体化治疗

【健康提示】个体化医疗是癌症防治重要手段

《工人日报》(2017年02月12日 03版)

本报讯 在2月4日第16个“世界癌症日”前夕,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在广州发布《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报告。报告揭示了全球及我国目前严峻的癌症形势和沉重的疾病负担。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中国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期在2015年预估为36.9%。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其中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就诊负担最重,大约为6万元。

随着人口特别是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中国面对着来自癌症的严峻挑战。通过癌症综合干预、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治愈或大幅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中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狄思杰说,这种信心不仅来源于乐观和勇敢,更来源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成就所赋予人类的成果与进步。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吴一龙教授指出:“以肺癌为例来看,短短这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已经让晚期患者从过去不到一年生存期,到现在患者活到四到五年左右,这种巨大的进步有赖于创新药物的出现。”

据了解,过去20年内癌症治疗有了显著的进展。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到最新的免疫肿瘤治疗、基因疗法等,随着研发的进步以及对癌症基因图谱研究的深入,人类会更有信心攻克癌症。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张方直博士认为:“全球共有超过800种癌症药物在研发过程中,其中73%的药物都是针对个体化治疗。毫无疑问,个体化医疗是目前癌症防治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通过确定特殊的基因标记物,另一方面通过传统临床试验数据、先进的诊断检测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帮助每一位肿瘤病人提供最适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在2010年~2014年全球癌症新药可及行的排名远远不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49个新药中仅有6个在中国上市供患者使用 。吴一龙说:“长远来看,在国家层面不断完善肿瘤防控和药物创新的顶层设计、加强基因测序的系统研究在应对癌症挑战方面至关重要。希望在未来,癌症就像我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那样,可以把它变成一个跟我们人类相伴相随的慢性疾病。”

(魏文)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