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务链条延伸到社区、企业,实现服务网络与职工“零距离”对接
山东工会推动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
实施“惠员工程”开展“互联网+”服务,将“娘家人”的温暖送给每一位职工
本报讯 (记者丛民 通讯员刘晓林)今年春节前,山东乐陵市困难职工李秀云(化名)又一次领到了市职工服务中心送来的2000元救助金,这是她自从2012年因病致困以来,第5次领到救助金。为更好地帮助困难职工,近年来乐陵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为广大职工提供全方位、多渠道、“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目前,全市建立了乡镇(街道)职工服务站17个,规模以上企业服务站点25个。
乐陵市总工会的做法是山东各级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健全服务职工工作网络的一个生动实践。去年以来,山东实施“惠员工程”,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普惠服务;开展“互联网+”工会服务新模式,启动一线职工疗休养,破解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难题。
仅建会企业职工,山东就有2400余万人,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广大职工?山东工会延伸服务链条,让职工随时随地就能找到工会组织。全省工会以市级职工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为支撑,以乡镇(街道)和企业服务站点为基础,大力推进服务体系的建成。目前,各级工会基本建起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服务中心(站)1744个,工业园区帮扶工作站点262个,社区帮扶站点2783个,规模以上企业帮扶站点6439个。
各地工会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开发网上服务活动项目,部分市县工会建成了网上职工服务中心,实现服务职工“零距离”,让更多职工获得了实惠。淄博市总工会建设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爱·工惠”服务平台,倾力打造会员身边的职工之家,通过手机APP商城、团购签约商家让利职工;青州市总工会创新建设“互联网+一体化工会服务平台”,提供APP智慧青州、微信公众号、职工在线培训等服务。
此外,各级工会还积极引进社会力量,鼓励项目招聘、服务外包,通过普惠服务与订单式服务相结合、面对面服务与信息化服务相结合等,为职工提供多样化普惠服务和特色服务。2016年,山东省总工会出资500万元,通过多级工会共担费用的方式,积极推动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仅此一项,全省各级工会补贴专项资金1532.98万元,12181名职工(农民工)参加了疗休养活动。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工会筹集送温暖资金2.72亿元,走访慰问困难企业3428家、困难职工16.7万户、农民工2.5万户、困难劳模和先进人物6933户。全省建档困难职工由去年初的25万户减少到17.7万户,涉及供养人口18万人。